艺术与象征(十二)

象征与剔密
赵雅博
font print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去除神秘(剔密)的运动

从十九世纪开始,西方文化兴起了一种剔密(demystification)运动,对于宗教和迷信以及神话和一般艰深不可解的说法,打破神秘性论说并予以搁置,或做世俗化的分解。说宗教迷信,也波及到学术方面,艺术首当其冲的是艺术上象征的说法。远古时代的怀疑论、近代的未可知论、康徳的哲学,有所谓“剔密思想”。真正在神哲学上,剔密者应该说是布特曼(1884~1946),而艺术上的剔密,则是1848年的英国‘先拉斐尔派’(Pre -Raphaelism ),该组织,发起者以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与自然主义的情结为前提。在近代哲学,以康德的现象与本质说为导源;根据希尔师白克(Hirschberger ),康德从启蒙主义获得启发,由于对历史的盲目,对神秘,对敬礼,对合法的象征,不知其实;神而不可知的,可恐怖的,使迷惑性的,这些典型的宗教显象,对康德来说,都是纯显象的(注101)。

哲学取代了宗教成为人的指导

尽管黑格尔将绘画、诗歌与浪漫音乐看成是艺术象征,在宗教、在艺术上,都是最高的表达,它们也都是构成在哲学以先的阶段,展开并实现绝对化。对黑格尔来说,宗教是人类对世界的想像力的回馈,是堕入在感觉圈圈或意识的内在水平中的回馈。宗教精神、心理与情操,是在对象征、想像起作用。哲学的任务是将象征变成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动机和根基,哲学也将象征化成智力、理性的图解。总之,哲学使象征提高到超越,指向更深的层面,在将宗教象征,移动到哲学的五线谱上,让人看到黑格尔处理基督教残存的唯一可能性。黑格尔在他的宗教哲学中结论,其目的、其意愿,他说是根据所说转移,来完成他宗教与哲学的和解,宗教哲学成了消灭宗教的哲学。如果我们熟读哲学史,我们可以看得清楚。打破这种牢狱,只有士林哲学多玛斯派可以完成。

19世纪的实证唯理主义的主题,已经非常清楚的强调,象征已经到了最后的尽头,神秘的宇宙观已经没有了。显然他们提出以象征来说神秘,实际上却是要建立起抽象更新的劳什子来,说人本性理性(唯理)进步、科学等等。

马克斯说象征是意识型态,是上层结构;所谓上层,就是剥削社会的机械结构。尼采认为是权力意志,是来压迫人的实体。对逻辑实证论者来说,真理只是约定的一个物件,不过是将一组联结的意识内容、变化程序,归纳成为单元、资料,受到一些游戏规则的管辖。这种狂妄口气,少了传统经典思想的慎重意义。

今日人心被切断与神的连系

近代思想与过去象征中的宇宙观,完全断裂,同时也去除了神话的情调。强加观念于今日社会,造成今天人们的心神产生异化,出卖自己,已成彻底。在西方基督文化的归属的真情实意,被丢失得干干净净。容格(C.G.Jung)在他的书里-当今人类在寻找一个灵魂,清楚突显一个深沉的危机,人类自甘堕落的看着自己在肮脏无比中沉沦、再沉沦,将自己与神一刀两断。台湾也避免不了,上层人物,政界或学者,将我们优良文化抛弃得一干二净,感染西方的劣迹,甚至比西方更甚。容格支持今天的人类要成为一个寻找(隐身)在有生活真义的象征的真人,田立峙( Tillich )则说:“神话不会淘汰人的精神生活,神话乃是一个关心象征的化合,为我们表明我们最后的关心关怀。”(注102)



霍加斯的版画,刻划出庸俗当道的繁嚣。

现代信仰超过神话,艾利亚(M.Eliade )认定近代的人们是沉溺在一个庸俗当道的神话中。他说近代神话学的分析汗牛充栋,表面发现了神话以及所属的神话图像,私底下却是卑劣的,俗化的(注103),威力强大,驯至以假代真,而真反成了假,并且无力反对。

人迷失在恶势力中

如果只是个案,那无所谓,然而并非如此,此势力真真实实的普遍化了,成了“神话”的典范。它存在诡谲的小说、电影中,流传之广更是无远弗届,不但打进一般社会人士中,并且还进入学术高贵的殿堂。在报纸与书刊中,学界与名流沉迷,成了生活的必需品,人成了这些“神话”英雄。(西班牙的)唐璜 、犬儒、虚无主义者、忧郁的人,在今天的社会中,利用假的象征,迷惑世界。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倾向着罪恶。民间小说,忘记了过去的是善恶的战争的奋斗,今天书中充斥魔鬼降生成的人,专门蛊惑青年,从根本拔除向善行善的心。宗教方面,用力更深,大多以宗教为形式,没有真正信仰。(注104)


1. 英国画家霍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1764),对世俗生活描绘的鞭辟入里。脱离神话,酒足饭饱的人类似乎只有无聊。

艾利亚认为马克思对现实或客观世界的观念,是一个近代“神话”,煽动力十足,请你想一想马克思那种对科学性的获得权力的要求的想法,其共产主义宣言,对中东与地中海世界,发生了末世巨大的回响,并且继续的回向。他误以为无产阶级的胜利,建立现世的天堂。他不同意历史哲学家论断,紧张,不安,混乱,是和人类的条件紧连而分不开,因之无法完全超越(注105),他的结论与罗素相似, 有关的罗素的说法,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世末论的评价。(注106)

古代神话在现代被边缘化

现代哲学家中,恐怕是查理雅斯白(K.Jaspers )最坚决保护象征的人,超越、独立本质的现实,总不曾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所能够做的,只是间接的,透过象征去领会。领会是什么呢?雅斯白指出了数字,来代替象征。雅斯白认为数字还有形可见,比象征更踏实,实际上更有哲学味道,不过无论用数字、无论用象征,都不能与形上本身(超越性)一致。

只有我们所说或说给我们的语言,比较更开启我们对超越性,朦胧中透出一丝微光。实在、形上、超越、本质,都是无形,我们无法想无,只好用象征,勉强以象征代之了,雅斯白说:“数字或象征,能更深入的现在所是的状况。”即使数字论题在存在论者的著作中,是中心与重心论题,它也是布特曼笔战论题,这些篇什文集,在在的著作;剔密神话中,该书中,对于象征一事,说的非常清楚。(注107)

他引用亚利斯多德的著作,雅斯白说,神话与科学的分别,清清楚楚,确切的断定科学思想,而将神话边缘化起来。也可说将界限说得清清楚楚;将神话思想的形视完全挤到边沿。“我否定这个事件,神话不是过去的什么事件,而是表示人在任何历史时代的特别思想”(注108)。多么可怜,缺少表达能力,是在说我们的生命已经不是一个有效的神话语言了。神话是可以接受净化的 可是却不能予以消灭的。说解除神话,是一个冒渎的罪,“实际上解除神话,是有可能,解除神话将丧失我们智力的一个基本能力”(注109)。

透过象徴出现在我们前面的现实性,雅斯白观察的说,如果按字义来解神话,或者有意将它转化为一般哲学观念,那现实性便会丧亡或消失了神话的语言,为到达超有形的实在性,不可缺少数字”。(注110)

神话要从本然的神话来作诠释

成为一个数字的形式的神话,并不在经验和超感觉之间,监察是否有一个意识的分别;神话的语言,并不是与科学的语言相提并论的,也不是可以翻译成任何其他的语言的,在神话中,有对实在性直接的了解,可是这个了解只有在神话本身并透过它才有可能。神话是从本然的神话,来作诠释。“超越性行为的实在性的出现或亲在,不在直接启示中而是要过数字或号码”(注111)

注释:
注101:哲学史二,海德尔。巴赛罗纳,1996年,218页。
注102:信德的活力,50页。
注103:神话、梦、神秘,见神话与象征,45页。
注104:仝上,47页。
注105:仝上,5,38页。
注106:罗素,西方哲学史,Allon Urmin,1925年,361页。
注107:我们所引用的是来自出自英文版本者:神话与基督教义,没有神话的可能的宗教的研究,见贾思白(Karl Jaspers)和陆道夫Bmlimann.Noondey Dre纽约.一九六九年。
注108:仝上,15页。
注109:仝上注,17页。
注110:仝上注18、72页,贾思白分成数目的三个等级,一经验的等级(领会的领域),历史的实在性与科学的经验事实,二宗教的领域:神话的本有领域和其所解说,包括一个艺术表现的宽渊的色域,三、哲学领域,贾斯白的整个哲学支撑在现象的分离和实体的分离,知识学限于现象,透过数目的诡谲,理智超过自己,在一个纯粹信的行为学到超感觉。
注111:仝上44、15等页,为一个剔密的主题作一个广泛阐述,请阅姜马嘉丽诺的书,剔密研究,GCM出版,伦敦,1960年。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奥古斯丁(354– 430),在一本拉丁语有关教理的向列语句中,重新注释了柏拉图的观念和波乐亭的观念,即超感官也就是所谓形上美的完美观念,这种观念是与神(上帝)的一个最超越的美之观念有关连者。美一如一切皆为上帝所创造,而世界自然也是上帝所创造。那么,世界自然也是反映上天之美的光辉灿烂。
  • 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人文主义时代。所谓人文主义,有两种不同的含义,有专就语言文字说的,也有专就哲学说的。文艺复兴时代,虽然是两者兼有,但着重点,则是哲学的,也可以说是艺术的。当艺术变成象征,那也就成为哲学。
  • 从外观看,浪漫主义的运动,被认为是反对图解说明(还原论)的一个反应。浪漫风格派其先进者之一:哈曼(Hamann),德国人,他支持康德对智力划线的主张。他说哲学的视野被人的精神所窒息,他主张知识的获得不是得自理性,而是透过信仰与感情(Gefuhl),即个人存在的一体性中,而非独立的理性所能企及。
  • 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2008春季创作研讨会会议记录
    时间:2008年5月18日 下午2点
    地点: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文化创意产学中心2楼会议室
    主持人:洪东标 理事长
    与会人:刘文炜、谢明锠、杨恩生、邓国强、陈品华、曾己议、许德丽、程振文、柯卫光、高庆元、温瑞和、杨笙铭、李招治、刘庭豪、郭进兴、洪兆宣、林毓修
  • 美在我们具体的世界,不依附在实物上,没有它的具体存在。人所说的美,只是一个观念。可是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却又说美的世界或美的天地,那又是在肯定多个了。黑格尔的想法是:由于文化的进步,经过不同的阶段,因而美就有天地或世界,有层面或不同标示,而有不同区分。这是说,在艺术的演化上,在符合著具体外显下,有三个类目,在对应着一个观念奇迹的出显在有形的直观下。依照观念出现在形式上的式样,黑格尔在艺术上,分为三个重点与三个阶段:象征目,经典目,浪漫目。
  • “数来宝”从沿街卖唱开始,进而发展到“撂地”演唱的阶段。后来,它又进入了小戏棚,在清末民初之际成了游艺场所的正式演出节目,这时才有了不再走街串巷的数来宝艺人。在这之后的一、二十年间,数来宝这一曲种又被搬上了舞台,发展成一种更为完整和更具特色的曲艺品种,正式现身于曲坛。
  • 武有止戈之意,众人皆知,但通常所说止戈,却是以武止武,在我看来,并非武之本意。中国武术也好,哪门艺术也好,千百年来都有一说法就是最高境界叫“天人合一”。这也算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个核心吧!可这“天人合一”到底是什么样,各行各业中各有说法。但在本人对中国古文化的理解和民间百姓的认识来看,天,在一般的范畴里是指最大、最高的,可以理解为一切的主宰吧!那“天人合一”是否可以理解为与一切的主宰保持一致呢?
  • 艺术村除了不定期的进行艺术交流外,还举办“艺术节”。近年已举办过两届“小谷围艺术节”(在行将举行第三届“小谷围艺术节”之际,官商合体者的黑手伸向那里),邀请国内及海外艺术家聚会,举行画展、观摩、交流。它的影响是深远的。
  • 现在中央政府已明确规定,大学城不是教育事业,也就不是公共利益,法院根据广东省政府二○○二年一九七号文决定建大学城的文件来作为拆艺术村的法律文件依据。
  • 中华武术,是神传的文化艺术。今天,真正修炼的人可以知道:最早时,舞和武是同一起源,那就是神传人(舞和武)的开始,同音不同字,舞与武始有区别。如 《周易•系辞》载:“鼓之舞之以尽神。”是说古人尽心敬神击鼓起舞。《礼记•明堂位》载:“冕而舞大武。”大武,是指周武王战胜殷纣的乐舞。也就是说:战胜邪恶的舞蹈,表现威武和力量止恶的舞蹈为武。同样是舞,用于扬善的如祭典敬神欢庆,宣扬善意的合乐而起名为舞,用于止恶胜敌威武勇猛收 放发力的为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