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标示良质米 不见得是良心货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4月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葛祐豪/高雄报导〕量贩通路贩售的某些标榜良质米,遭质疑夹杂碎米、发黄米、糯米,价格只要优良白米的一半,台湾消保会抽查认为有误导之嫌,呼吁消费者购买时睁大眼睛。

便宜包装米 发现“混”水摸鱼

台湾消保会在多家卖场及量贩店购买20包小包装白米,发现其中5包混合不同品种,与标示所称的良质米不符,5种遭质疑的白米,都由苗栗一家米厂生产,该米厂来头不小,还替某量贩店代工自有品牌白米。

碎米发黄米 还有混泰国米

台湾消保会秘书长吕英玮指出,一家连锁卖场上架的“山水良质米”,包装标示公司通过ISO9001品保认证,让消费者误以为是优良白米,倒出来发现夹杂劣质的碎米及发黄米,如此品质怎能称为良质米?

另一包“自然山水台?9号米”,包装印有“有机稻场”字样,误导消费者以为是有机白米。

某量贩店上架的“山水生活米”,标示台湾生产,媲美关山池上,也是夹杂混合米;另一大型量贩店陈列的“山水米”、“竹香米”,则是泰国米混合台湾米、未标示糯米却夹杂糯米。

这5包白米的重量各约4公斤左右,售价介于140至150元之间,消保会另购买一包所谓的良质米做比较,2公斤装就要153元,两者价差超过一倍。

吕英玮强调,米商削价竞争,夹杂劣质米配合大卖场促销特卖,消费者误信包装上的“良质米”与“ISO认证”,不幸入肚的发黄米,因放置时间过久,可能产生黄曲毒素。

消保会呼吁,民众购买小包装白米时,应透过透明包装检视白米,注意米粒是否完整、饱满且晶莹剔透,大卖场亦应做好把关责任,勿以价格导向忽略消费者健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