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流感防疫 台学者建议采双轨检验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魏怡嘉、王昶闵/台北报导〕国内首例H1N1新型流感极可能病例,检验报告却在最后基因定序比对时大翻转,使得防疫中心在凌晨两小时内,出现自己推翻自己的病例宣布的乌龙剧。

有学者因此质疑,在零病例的疫情初期,疾管局检验只采单一实验室,涉及不符世卫建议的至少两个实验室的双轨检验、重复确认标准,才会造成检测资讯不全而误判。

基因定序比对 检验报告大翻转

卫生署先前宣称六小时就可检出新流感,此次刘姓母女检验超过二十四小时,却还出现前后结果不一;疾管局昨日说明,可能是采检时间在病例发病后期,加上病患已服用药物,使得采检病毒量太低所致;另外,喉头采检不够深,也可能是一个因素。

疾管局表示,检验员取得病例检体后,会同时做A型或B型流感快速筛检,及次分型H1或H3的反转录聚合?连锁反应(RT-PCR )。由于刘姓母女是国内首次碰到极可能病例,疾管局特别做RT-PCR检测,又首次做基因定序比对,RT-PCR结果较快出来,却出现杂讯,有新流感病毒的弱阳性表现,但难以判读确定,而基因定序需多耗费六、七个小时,结果卫生署高层就决议,不再等待最后结果先依RT-PCR检验结果对外宣布。

病例抢先报 疾管局称出于善意

疾管局副局长施文仪指出,依照标准,如果RT-PCR结果次分型不是H1或H3,就极可能是新型流感病例,且依美国检验经验,此阶段呈现这种结果,九十九%是确定病例,疾管局因而依规定向疫情指挥官、卫生署长叶金川报告,并向世卫组织WHO通报。

施文仪强调,基因比对要到11日凌晨二时才有结果,但怕媒体来不及报导,整体防疫配合措施将会因此慢了一天,外界也会批评政府慢半拍,防疫中心才决定先公布极可能病例,是出于善意,并非“恐吓”民众。

单一实验室检验 不符世卫标准

但前疾管局长、国卫院特聘研究员苏益仁表示,他没想到疾管局目前竟只靠昆阳实验室进行检验。过去SARS时期,世卫就是建议多轨检验,例如2003年詹中校感染SARS事件,就是由三军总医院与疾管局分别采检,双双确认感染后,隔天上午召开专家会议,确认后通报世卫,接着才开记者会公布。

苏益仁表示,病患被通报后,就应采集两份检体,一份就近送往台大、长庚等合约实验室,另份送疾管局昆阳实验室,同步检验,这才是标准流程。

长庚新兴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也表示,目前新流感病毒检验由疾管局一手包办,缺乏其他不同实验室奥援,遇到检验出状况时,误判或出错的风险较高。

双轨检验制 疾管局称浪费资源

但疾管局认为,双实验室检验是浪费资源、没必要。国家流感中心主任吴和生昨则证实,因检体数量不断增加,疾管局已准备在三周内,开放全国十多个合约实验室加入检验行列。不过,吴和生认为,就经费与设备来说,合约实验室跟国家级的昆阳实验室还是有落差。

苏益仁则不以为然地说:“没有一家实验室敢说自己最权威,我们最怕这种心态!面对科学,所有人都要保持谦虚。”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