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股市反弹 通货紧缩压力可望减缓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何旭如台北 5日电)今年 2至 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续三个月负成长,持续引发通货紧缩压力;不过,核心 CPI仍为正成长,加上近期全球股市齐声反弹,学者评估,通缩压力可望趋缓。

消费者物价指数自今年 2月以来,连续三个月出现负成长。行政院主计处官员坦承,这主要是反映景气衰退造成的需求不振、民众购买力下降等,通货紧缩压力仍然存在。

根据主计处最新统计,4月趸售物价指数(WPI)年减10.99%,创民国64年能源危机以来最大跌幅,国产内销、美元计价的进口、出口指数更双创史上最大跌幅。

主计处官员表示,过去一年原物料由相对高点跌至相对低点,WPI 跌幅创能源危机以来最大跌幅,代表这种物价波动过去不曾发生过。

不过,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梁启源表示,WPI下跌主要是受国际原物料价格大跌所致,对台湾消费者及厂商而言,生活负担及生产成本都会降低,“是好事”;但他提醒,仍须观察趸售物价指数的国产内销指数变化。

根据主计处统计,4月国产内销指数年减13%,创史上最大跌幅;去年国产内销指数年增率还达8.54%,去年第三季更高达13.76%,今年以来跌幅迅速扩大。

梁启源表示,国产内销指数跌幅加深,代表台湾需求不振、进口成本下降,后续必须进一步观察国产内销指数下跌是否为反映需求不振的长期现象。

CPI连三个月负成长、WPI跌幅扩大,引发通货紧缩疑虑。

对此,梁启源表示,观察通货紧缩等整体经济走势,应进一步观察扣除蔬果水产及能源的核心 CPI,金融海啸至今,核心 CPI仍为正成长,加上近期全球股市反弹,可能反映全球最坏情势已过,目前担心通货紧缩是“多虑”。

他表示,这波物价下跌主因为进口原物料、能源等价格大幅下跌;原物料下跌导致的物价下跌,不一定代表有通货紧缩的压力。

梁启源分析,这波全球景气恶化主因来自金融问题,并非供给过剩。景气恶化虽导致需求面紧缩,但实际上需求仍然存在,不需过于担心通货紧缩。

近期全球经济情势出现触底迹象,通货紧缩疑虑减缓,不过需求面尚未有明显起色,仍有待经济基本面回稳、带动需求、投资,通货紧缩疑虑才可望完全解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