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扶植对手 台湾优势一夕毁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孟伦/专访〕“我们有必要这样去扶植对手,来削弱自己国家的竞争优势吗?”台湾科技大学化工系教授刘进兴说,在中国正野心勃勃要发展半导体产业之际,马总统却宣布要放宽十二吋晶圆厂西进中国的限制,难道要让台湾的半导体产业优势,就此拱手让人吗?

曾任不分区立委,刘进兴在2002年举行的八吋晶圆厂登陆大辩论中,担任反方代表之一。

刘进兴表示,半导体产业始于美国,一九八○年代日本开始崛起,九○年代则移到台湾跟韩国,现在是中国野心勃勃准备接手。2006年,中国开始“十一五计划”,要发展○.一三微米以下制程的十二吋晶圆产业,并以2010年达到三千亿人民币产值为目标;2004年,中国半导体产值已超过人民币五百亿,十万就业人口。

晶圆代工是我核心产业

“晶圆代工是台湾重要的核心科技产业,必须小心翼翼、防止被取代!”刘进兴说,我国的晶圆代工独霸全球,加上相关的设计、测试、封装,总产值高达台币一兆五千亿,相关就业人数超过十五万,是台湾的主力产业。

刘进兴指出,中国要达成打造半导体王国的目标捷径,是吸引文化、语言互通的台湾高科技人才,并整批复制台湾的上中下游晶圆产业聚落。

有人认为,十二吋晶圆厂迟早要开放登陆,为何要限制业者的出路?刘进兴说,尽管随着新技术成熟,旧技术迟早要输出,但“迟”与“早”之间必须小心拿捏,才能避免我国丧失产业优势。

日前,马总统曾表示,美国的英特尔已在大连投资九十奈米制程的十二吋晶圆厂,可见规范高科技输入共产国家的瓦圣纳协定已经容许,而台湾目前仅开放○.一八微米以下制程的八吋晶圆厂登陆,太落伍。

中国欲复制我产业聚落

但刘进兴反驳,英特尔在中国投资只是晶片组工厂,台湾却要开放可以生产各种IC、技术门槛更高的晶圆代工厂;台湾应该考虑的不只是瓦圣纳协定,更重要的是,此一产业外移,对台湾经济与社会的冲击。

他强调,九十奈米的十二吋晶圆制程,目前仍是产业主流,“马政府岂能只跟业者协商,必须邀请在野党及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更不可急着在今年9月定案”。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