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八八水灾专题╱台学者观点︰重建防灭族 先族群后部落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侯千绢/专访)大仁科大观光系主任台邦.撒沙勒警告,迁村不仅是部落迁移,更攸关族群存废,他反对腹地狭小的玛家农场同时容纳不同族群与部落,“重建应采‘先族群后部落’思维”,以维持“族群单纯性、部落完整性”原则,否则将有灭族危机。

三地门乡大社村及雾台乡好茶村各为排湾及鲁凯族起源地,台邦.撒沙勒身兼鲁凯族部落重建联盟发言人,他表示,山地平地化及山地现代化是国民政府推动的政策,让原乡资本主义化,这次风灾通过“莫拉克台风灾后重建特别条例”,赋予政府限制居住或限期强制迁居、迁村原住民部落的法源,配套措施却挂一漏万,让原住民面临文化存废危机。

*迁村大计 环评不可省略*

台邦.撒沙勒认为,环境永续必须建立在环境正义基础,强迫原住民迁离原乡,让山林休养生息,只是凸显政府无能及鸵鸟心态,台湾需要一个环境永续政策,但不是拿弱势族群开刀。

“迁村是百年大计,政府却规避环评步骤”,他直言马政府救灾该快不快,却仓促执行迁村问题,他主张环评不可省略,但需以最高效率执行。

*迫离原乡 凸显政府无能*

从文化层面来看,他说,将不同族群安置同一住居地,会产生极大混乱,翻开过去历史,好茶与玛家屡有对立冲突,除历史情感,未来政治与社会资源分配也成问题,鲁凯族人面临被边缘化、隐形化危机。

就现实面来说,台邦.撒沙勒指出,每个部落至少有二个头目,加上村长、代表、乡长,日后玛家农场到底由谁当家,日后若要盖学校该以鲁凯或排湾文化为主轴?他反对当局以部落为单位展开迁村,应将族群放在部落之前。

他以玛家三和村为例,这部落分北、中、南聚落,北、中村以排湾族为主,南村约有一百五十户鲁凯族人,村长广播以排湾族语宣布,鲁凯人根本听不懂,衍生诸多问题,“优势族群怎懂弱势者的痛”,迁村会带来灭族危机。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