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名寺石窟
【少林古寺】之六:大明朝野 向禅慕佛
明朝《永乐大典》记载了《帝师问答歌》,也称《烧饼歌》,是大明军师刘伯温向朱元璋讲的后世预言。刘伯温说,末法时期真佛不在寺院中,济世救人的弥勒佛掌握着“元头教”,意思是掌握着万法的源头,一切的根本。未来佛(弥勒佛)下世传法时,届时万法归宗。刘伯温的预言和朱载堉的绘画表现的内涵,不谋而合。
【少林古寺】之五:大哉乾元  广被禅风
朝代不同,帝王有别。从圣王教化、礼乐诗歌、经典文籍传下的道德规范,也会随着王朝的兴替,不断的从塑更新。蒙元帝王成吉思汗、忽必烈力振天纲,再造乾坤。因此,汗廷国风忠孝宽仁,充满雄文壮武的气息。帝国气势磅礴,阳刚雄伟,少林古寺随着刚健的乾元气象,荟萃出新的精华。
【少林古寺】之四:金国游龙 复振少林
宋朝历经繁华,国运走向衰微。此时,天命转向女真,少林也随之迎来新的国主。缔下“明昌之治”的金章宗,就曾尊称一位僧人为“红蓼花”。宋金兵祸之后,少林陷入凋敝。正是得益于金国的游龙,少林才得以重振山门。
【少林古寺】之三:繁华北宋   宏伟纶音
宋朝文士登临嵩山,游览少林,但见巍巍碑碣旌表天地,又感炯炯慈光遍照古今。士人于山林之中,听闻晨钟暮鼓。悠然间,仿佛亲见千佛朝宗、少林武功天下独步。置身此情此景,那些厌倦纷争的名流士子,达官显贵也幸得上天垂顾,以慧眼静观大千,于松涛之间静听普世的宏伟纶音。
【少林古寺】之二:盛世隋唐  敬慕佛门
少林自北魏开山之后,步入繁华富庶的隋唐。盛世天朝的光辉,映衬着帝王将相、名流雅士的超然胸怀。行道宴坐桂月之下,花发钟鸣相伴缤纷,犹如行云流水的悠远空灵,也正从隋唐士庶的身上,悄然散出。
【少林古寺】之一:寺院初立 达摩西来
嵩山,峰峦叠嶂,峻极于天。它东临七代京都开封,西与九朝古都洛阳为邻,犹如巨龙横卧神州,雄峙中原。自古以来,嵩山就被认为是僧道修行,触机悟道的圣地,也是历代帝王封天祭地,承天受命的中心。
【武当寻道】之九:人事全非  真道何方
日升日落,云卷云舒,七十二青峰依旧朝拜金顶,二十四涧水依旧奔流四方。今天的武当山,仍然是道教圣地、第一仙山,仍然是太平世代游人客如织、宫观如林的景象,似乎承袭了旧时的兴衰规律,又似乎悄然改变本质。
乐山大佛佛身比例匀称、雕刻精致、造势庄严。大佛临江而坐、双手抚膝、足踏大江、神势肃穆。石佛还具有设施隐而不见、巧妙无比的排水系统。人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武当寻道】之八:几度浮沉  道心愈坚
在大山中清修的日子,犹如置身云外仙都。道乐声声,道香袅袅,道人们不问世俗,专注于每日的修行功课,浑然忘记光阴流转与时岁变迁。公元1644年,来自北方的哒哒铁蹄声,打破了中土大地的局势,亦震动了这座大山。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有4.5万平方米。其中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及其说法相等,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古代建筑造型、音乐、舞蹈等艺术。
【武当寻道】之七:六岳之首 登峰造极
天柱峰的大顶,犹如一只神龟,在云海漫溯、仙气氤氲的诸峰之上优游往来、俯瞰人间,既有神明的逍遥,更怀天帝的慈悲。龟背之上,一抹岚烟中时隐时现的金色光华,仿佛一道深邃而威严的凝望,成为世人顶礼膜拜的巅峰。
【武当寻道】之六:玄武佑明  武当大兴
一座大山在复兴之前,总有玄妙灵应的预兆,比如真人张三丰对武当山道出的载入史册的预言。而一个王朝的兴立,同样有着神祇的昭示和瑞兆,比如元大都的龟蛇显圣,以及代元而立的明王朝的一幕军事奇迹。
【武当寻道】之五:武当绝学  太极无双
山之高,云之深,离红尘最远,离天界最近。出家修行的道人,一旦遁隐入山,便是世人眼中的半神。忍受不食人间烟火的清苦,彻悟无为而无不为的大道,成为不足为外人道,却又教人忍不住寻幽探奇的秘密。
【武当寻道】之四:武当宗师 独尊三丰
致书请赴,修宫封号,一代代帝王竭诚尽敬,念念不忘一睹他的圣容;晨钟夕灯,诵经练功,无数位道人奉他为祖师,孜孜不倦在他传下的道法中静修,探求生命的至真境界。他是一位道士、隐仙,一个深藏于大山的传奇。
【武当寻道】之三:九宫八观 金顶屹立
青石为路,曲径通幽,穿行于峻岭密林、飞泉岚烟之间,注定是一场远离尘世、叩访仙境的奇妙之旅。踏上武当的古神道,静观殿宇和圣像的庄重,感受筋骨与心志的磨砺,不由教人嗟叹,这登顶之路,亦如寻真问道的修行路。
【武当寻道】之二:贞观祈雨 五龙灵应
千百年来,当一重重楼观殿宇掩映于木石云水之间,武当,这座几乎与天地同在的山峦,逐渐有了人迹,随之诞生无数奇特神妙的传说与景观。这是一部专属于大山的豪壮史诗,更是一家修行法门光耀神州的古今绝唱。
【武当寻道】之一:玄武修道 仙缘初探
山,绵亘千里,直冲霄汉,总有一份博大与壮美叫人心醉;山,遗世独立,亦真亦幻,自携几许涤荡尘俗的清幽与神秘叫人向往。山以其超拔俊逸的风姿,成为人间最接近天的地方。
峨眉高峻,周围大小群山均依势盘礡。因此远观峨眉有超拔出尘之象,严峻巍峨之仪。置身峨嵋,心境犹如登峰造极,旷观宇宙之大,俯视天下之小。且云雾缭绕,钟灵毓秀,所以能使游客睹境明心,触机悟道。
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禅僧道人登临鸡足山,但见鸡足奇秀,诸峰序次错落有致,文客常以柳州之笔意书写游记,以杜甫之风流连歌咏,每每颂来不同凡响。
【文史】巍巍神州仁者乐山 大唐诗仙赐名九华
李白看到此山九峰层峦叠嶂,高耸云端。云雾缭绕,九峰时隐时现,犹如莲华一般。李白脱口说道:“观望九峰,犹如出水芙蓉。”
金殿建成伊始,就出现了三大奇观。其一是“祖师出汗”:每当大雨来临前,殿内神像上水珠淋漓,如人汗流浃背;其二是“海马吐雾”:金殿屋脊上立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金兽金禽,其中有一头海马,每到夏季,当海马口中“吐出”串串白雾,并“喂喂”有声时,随后必有暴风雨荡涤金殿;其三是“雷火炼殿”:当大雷雨来临时,有雷火直接炼殿,雷电直接联接金殿,火光冲天金殿四周,便出现一个个盆大的火球在其旁来回滚动,耀眼夺目。金殿上的銹迹和灰尘在雷火炼后,随着大雨而清洗一空,至今保持了六百年的金碧辉煌!
浙江天台山南麓国清寺是文化古寺,此寺始建于隋文帝时代,有许多唐代诗人都寻访过。寺内有名闻大陆的古梅,人称“隋梅”。人说“万物有灵”,隋梅非常有灵性。1960年代,在中国大地陷入空前大灾难的文化大革命动乱时,这株隋梅就寂寂然像死了一般,当然无花也无叶。
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入王庭,因此派遣使者西行访求神佛。东汉使者在大月氏遇到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人,取得佛像经卷,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用白马驮回洛阳,汉明帝建白马寺,由此佛法传入中国。经历魏晋南北朝、隋唐后,佛陀的名号已被中原大众所熟知。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孪生兄弟,长得一模一样,但是老大忠厚善良,乐于助人;老二却....
戒台寺,原名“慧聚寺”,又称“戒坛寺”,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戒台寺既有北方寺庙巍峨宏伟的气势,又有江南园林清幽秀雅的意境。其戒坛居“全国三大戒坛”之首,故有“天下第一坛”之称。在历史上受到辽、金、元、明、清等朝皇帝的尊崇。其中乾隆皇帝曾4次来到戒台寺。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响堂山石窟为北齐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其雕刻及造像技术不但继承了民族艺术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外来艺术手法,为隋唐写实雕刻艺术奠定了基础,形成承前启后的新风格。石窟构思巧妙,窟内石像造型优美,庄严而神圣。据传,在响堂山石洞内拂袖、谈笑即能发出锣鼓铿将之声,故而得名。
悬空寺千年悬空 地震屹立不倒之谜
西恒山的北魏悬空寺,是中国现存时间最早并保存最完成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无论从建筑艺术还是建筑技术上看,悬空寺都令人叹为观止,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在万仞峭壁之间,数十吨重的建筑物,看上去仅仅靠着十几根摇摇晃晃的木柱子,竟然可以挂在20层楼高的悬崖上长达1500年之久…
寒山钟声
寒山寺位于苏州阊门外枫桥镇,唐朝诗人张继曾入过枫桥,因而写下了有名的诗句。
风穴寺,在河南省汝州市东北9公里处的少室山南麓。寺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毁于董卓之乱,重建于北魏,距今有1,800余年的历史。
举世闻名的麦积山石窟与莫高、龙门、云岗并列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以精美彩妆泥塑著称于世,精巧细腻,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