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天文地理學家–張衡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張衡,字平子,河南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東漢年間的天文學家(或者說地球科學家)、數學家、文學家、藝術家。

張衡的家世可追溯到春秋時晉國的大夫張老,他的祖父也曾做過蜀郡的太守,但到了他父親時就沒落,所以張衡小時候家中的經濟狀況不太好,不過他仍能努力向學,十八歲時遊歷到洛陽太學研習,二十三歲時故鄉擔任太守主簿。事實上,張衡並無意仕進,認為有時間不如用來做學問,因此一直推拒朝廷得徵召,後來因為母親的鼓勵,於三十四歲時,才到京城任職郎中。因研讀西漢楊雄所著《太玄經》,開始對天文、科學技術的研究產生高度的興趣。皇帝知道了他的研究,於是任命他為太史令,負責掌管天文、曆法、氣象與地震的觀測與紀錄,這正是能發揮所長的職務。

在太史令任內,張衡有許多傑出的成就,他精通天文曆法,大大增加所觀察到的恆星數到2500多個(肉眼可見的恆星約6000多個,在同一地點能觀測到的不超過3000多個);製作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又稱渾象)和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地動儀,以及侯風儀(類似風向雞)、瑞輪蓂莢(自動的日曆,以失傳)、記里鼓車、指南車等多項器具;著有《靈憲》,將前人有關天文的學說,做有系統的整理與歸納,這篇文章中已能以光的直進解釋日、月食的成因;並將他自己研究渾天儀的心得,寫成《渾天儀圖注》。

特別是地動儀的成功更使他的聲望更上一層樓,但這時他已厭倦官場文化了,61歲那年,他向順帝提出辭呈,並寫下《歸田賦》表明心跡,沒想到順帝非常愛惜他的才華,不但不允許辭職反而升他為尚書,但張衡回京述職隔年便與世長辭,後人在他年少時常去讀書的地方,建造平子讀書台,以示紀念。

除了科學上的成就,張衡在文學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他曾經花了十年的時間寫成《二京賦》,諷刺當時社會的奢侈,不過,有人說此文是仿班固的《二都賦》之作。此後賦的文體逐漸縮短,但較為洗鍊。他的詩、賦如《思玄》、《歸田》、《四愁詩》等,則一掃了漢賦鋪排、堆積、模擬的惡習,以平淺清麗字句,抒寫個人的胸懷,人生的理想,田園的生趣,道家的哲學,使人感到活潑、親切,漢賦因而增加了生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辭辛勞的周遊列國。這一年,他正準備到楚國去,卻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被兩國的軍隊包圍了七天。在荒郊野外,糧食耗盡了。
  • 只見孫武威武的站在原地,他嚴肅的對宮女說:「戰場上,士兵紀律弄不清楚,號令不熟悉,這是將領的過錯。」接著他沉默了一下,繼續說:「但現在已經解說的得清清楚楚,卻不遵照號令行事,那就是軍官和士兵的過錯了。」
  • 蔣慧云的小書包
    這詩是王維的一次美好的夜遊經驗,我們一起來領略詩人的那個夜晚。然而,如果那晚我們跟著王維一起去夜遊的話,也能有一樣的經歷嗎?
  • 蔣慧云的小書包
    「砰砰砰!砰砰砰!」有人把曾家的大門敲的又急又猛。曾母一邊說:「來了,是誰呀?」一邊起身開門。可門都還沒開呢,門外的人就上氣不接下氣的說:「老太太,我是鄰居張三啊。我剛才,在外頭聽說了,您的兒子,曾參殺人啦!」
  • 闊少爺帶著馬鞭,得意洋洋的走了。他騎著馬,不時就揮揮馬鞭,還一邊對人炫耀:「我這根馬鞭哪,值五萬塊呢!」
  • 想唱出一首動人的歌曲,需要學習歌唱技巧嗎?當然!薛譚很幸運遇到一位高功夫的老師,但是要學好歌唱的本事,除了努力認真練習之外,還有什麼重點嗎?
  • 狙公愛養猴子,他跟猴子商量後,把早上吃三升,晚上吃四升橡實,改成早上吃四升,晚上吃三升橡實。可是,早上吃四升跟三升真的沒有不一樣嗎?
  • 楊布差點就真的打狗了,幸好他的哥哥阻止了他。楊布的哥哥是怎麼讓生氣的楊布能夠冷靜下來?他的方法真的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 在一片江雪裡的心情會是什麼樣?你心中的江雪圖又是什麼模樣?一起領略柳宗元詩裡的意與象。
  • 顏闔說:「馬再好,它的力氣也總有個限度。我看東野稷駕的那匹馬力氣已經耗盡,可是他還要讓馬拚命地跑。像這樣蠻幹,馬不累垮、馬車不翻車才怪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