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訪談系列 (9) 雕塑家李良仁 夢想「福爾摩沙」放大

邱斐顯
font print 人氣: 166
【字號】    
   標籤: tags:

近年來,國際知名雕塑家李良仁的藝術作品,在台灣公共裝置藝術領域,頗負盛名。1995年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天空—一九九五」,1998年嘉義布袋鎮的地標「千禧布袋」、新竹國泰建設荷蘭村的「彩色花園」,2000年與2004年擔任「總統就職晚會」的藝術指導,2005年台北華山「天賜良雞」,都是李良仁傑出的代表作。

鮮為人知的「福爾摩沙」作品

聽說,李良仁有一件雕塑作品,卻是鮮為人知,見過的人更是屈指可數。當我決定採訪李良仁時,我向李良仁詢問這件雕塑品的下落,李良仁的答覆甚妙:「它還在我家的倉庫裡,但是我得翻箱倒篋把它找出來才行。」這件雕塑作品的名稱是「福爾摩沙(Formosa)」。

「福爾摩沙」,一件只有20多公分的銅雕塑品,共分為四個部份,每個角度都對摺成90度但又切割,不管觀看者從正面或反面來看,都可以看到「福爾摩沙」。 這件作品是李良仁在1993年到1995年間所做的。他的創作理念是,台灣過去數百年來,不斷受到外來政權的統治,「福爾摩沙」是被分割的。但是他又想把代表台灣旺盛的生命力表現出來,因此做成四個部份。

原本他以石膏鑄成,後來改用銅鑄。不過,這件作品至今尚未完成。因為當初創作時,李良仁用銅把它灌成實心,之後再親自以手工方式,拿挫刀去磨角度。挫磨的 過程中,李良仁的手都磨到起水泡。原本他還想一系列做個兩、三件,但技術上實在太難焊接了,甚至銅板焊接後也變了形,李良仁不得不暫時放棄。

李良仁坦白道出他的夢想:「我希望將來有一天,能把這件作品放大至7、8米高,讓人們能在裡面穿梭,並在銅鑄的『福爾摩沙』上面刻字。」他強調,把原寸20多公分的作品,放大到7、8米後,原有的困難就都能克服了。

「千禧布袋」成為故鄉的地標

1999年,李良仁創作的「千禧布袋」,高高地矗立在嘉義縣布袋鎮的海邊,成為布袋鎮的地標。這是他設計了兩個月才完成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高度6.7米,基座長度4.8米、寬度兩米。李良仁特別選用耐酸鹼的進口銅板為素材,一來可以承受布袋的海風吹蝕,二來可以鼓勵遊客盡情觸摸。李良仁認為:「藝術作品就是要走入人的生活,讓人跟作品有互動。」

嘉義布袋是李良仁的故鄉,這裡有他成長回憶的點點滴滴。小時候,家裏向台鹽租了一塊地。這塊地在海邊的鹽分地帶,又常有天災,不利耕作,因此被闢為魚塭。這口魚塭要養活祖母、父母親與五個子女,共一家8口人,生活上很艱困。李良仁是家中的長子,對這些經濟上的壓力,感受特別深刻。

李良仁的印象中,光是與天災搏鬥的經驗就有好幾次。有一次,家裏有一小塊地,地上種紅甘蔗,打算等收成時要賣人,以換取生活所需的金錢。然而,颱風一掃, 心血全無。另一次,颱風來襲,魚塭面臨漲潮的困境,李良仁站在牛車可行走的堤防上,眼看著魚兒往外流,想下去救又怕危險,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魚兒流走、海 水倒灌的事實發生。還有一次,家裏改養蝦,結果遇到寒流,又是血本無歸。「我們家如果收成好,就趕快還債!」

李良仁成長的環境裡,常常要與天災搏鬥,他覺得「跟老天爺要一口飯吃」的感受很強烈,他自然而然養成個性強悍、不服輸的精神,以及草根般的韌性。

帶狗和武士刀到草寮顧魚塭

「因為生活不易,人民就容易結草為寇。在我們的庄頭,我就常看見大人好鬥、耍流氓、帶武士刀彼此追殺的場面。我國中一、二年級時,甚至要帶著小狗和武士刀,到草寮去顧魚塭。」

李良仁從小在海邊玩泥巴長大,但是生活的貧困如何讓他摸索到藝術創作之路?他在國中與高中時代,都曾遇到對他影響很深的老師,開啟了他的學習視野。李良仁 國中的國文老師謝英傑,不斷鼓勵他多讀書、多讀文學作品,還把自己的藏書借給李良仁帶回家讀。李良仁很自豪地說:「我在國中的時候,就把當時柏楊、李敖的作品都看光了,我的國文程度都比得上高中生了。」

聯考5次,才進了藝專雕塑科

讀國中時,有一次有個老師問他:「籠子裡有3隻雞,牠們共有幾隻腳?」李良仁回答他:「7隻腳。」老師堅持說他錯,他告訴老師:「我的確在市場上看過3隻腳的雞。」老師卻是責怪李良仁喜愛爭辯。也因為李良仁不服輸的個性,在國二升國三的時候,他提了問題,問倒了一個老師,結果學校就將他轉班,從中段班轉到後段班。

幸好,李良仁讀高中時又遇到一個良師,教美術的吳梅嶺老師,鼓勵他畫畫,才又讓他投入藝術學習之路。然而,李良仁的個性不改,曾經為了國文課本裡,諸葛亮《出師表》中「不毛之地」的解釋,與老師理論。李良仁還拿出薩孟武教授寫的考據給老師參考。

從國中到高中,在不少老師眼中,李良仁是令學校和老師們頭痛的「問題學生」。高中畢業後,李良仁曾經對自己暗許一個目標:「不做藝術家,就做流氓。」不過,他沒有做流氓,自己一個人離鄉背井上台北後,卻很努力地與大學、專科等聯考「搏鬥」,總共考了5次聯考才成功。他終於考進了國立藝專(現為國立藝術大學)雕塑科。

在藝專唸書時,有一次,李良仁在海報上,畫了一個紅太陽。他因此被教官找去問話。這件事對他影響很深,在學期間,他雕塑創作的風格,常常傳達一個訊息,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無法交心」。

殘破哀傷女體 表現台灣婦女韌性

談到雕塑學習過程,李良仁坦承,在學校裡,先後用過石頭、鐵片、石膏等素材,也鑄過銅,但因為自己是窮學生,沒錢買銅,只好用便宜的塑膠FRP(即玻璃纖維)來代替。讀書時,為了賺自己的費用,更是利用課餘時間,到雕塑工廠去打工。

雕塑過程中,李良仁曾因磨銅屑,致使銅屑噴到或刺進皮膚、眼睛裡去。此外,在黏接雕塑品時所使用的硬化劑(硝酸銅),也對人體皮膚的傷害很直接。再者,李良仁也沒有經濟能力,購買工作上必須、但價格昂貴的「防毒面具」來自我保護。

李良仁雕塑創作一路走來,幾乎可用「遍體鱗傷」來形容。而且遍體鱗傷的,還不只是身體而已。他的雕塑成品,多半呈現殘破、哀傷的女體,因為他企圖以台灣歷史的觀點,突顯台灣島民的強悍個性,在心靈與意志受到摧殘後,展現出強韌的生命力。而選擇以女體為素材,因為李良仁覺得,台灣婦女在父權陰影下備受壓抑, 她們所表現出來的韌性和內斂,與台灣歷史的奮鬥精神相似。

然而,展覽會上,這樣的成品幾乎得不到鑑賞家的青睞,他的作品沒人要買。

「大家都想買好看的、完整的雕塑品,也認為那樣才有價值。」李良仁相當感慨,覺得自己花很多心血、憑主觀意念創作,一般人卻不識貨。作品找不到買主、賣不出去的感受,也讓李良仁心頭滴血。最後還得靠朋友伸出援手,才能度過生活的困境。

背著女友大老遠跑去聽演講

李良仁的朋友中,包括了一位相伴一生的配偶官月淑。官月淑和李良仁同是國立藝專的同學,又同是嘉義同鄉。官月淑唸的是美術科,現在是知名的兒童插畫家。

李良仁強調,他在藝術創作時,不像一般人先從「美術史」開始讀,而是先讀「歷史」。「我覺得這樣做出來的作品,才會有宏觀的視野。」李良仁從小就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加上自己親身經歷的環境,使他對黨外民主運動相當關心。

李良仁記得,尤清第一次參選台北縣長時,他邀當時的女友官月淑去聽演講。官月淑那時候腳嚴重扭傷,沒辦法走路,但還是陪著他去。他們兩人,騎著一部老爺機車,從松山一路騎到中和、南勢角的某個演講會場。當機車停在會場門口時,他們才發現,還必須走一大段路,才能聽得到演講。「我們下車後,我把她背在我的背上一直走,走到演講台下去聽演講。當時,還有人因而讓座給她。」

幸虧老婆支持 否則市場賣菜

李良仁也曾在私立學校謀個教職維生。後來,李良仁的作品先後在世界各地展出,從德國、韓國、新加坡、奧地利,到香港,也屢獲大獎,但仍改變不了「作品賣不出去」的事實。那時候,弟弟妹妹陸續從南部北上,他又要教書、又要創作、又要養家,負擔很大。

有一次展覽完畢,他甚至興起一個念頭:「把教職工作辭掉,乾脆在自家樓下的市場賣菜。」因為他看到國小畢業的菜販,光靠賣菜,房子都賺了一、兩棟。幸好他的太太官月淑,當時任職於《漢聲》雜誌的美術編輯,堅持扛起經濟重擔,讓他無後顧之憂地持續創作,造就了日後的雕塑大師李良仁。

失敗99次 成功地站起來一次

1994年,陳水扁當上台北市長,李良仁帶有濃厚本土色彩的藝術創作,得到展示的空間。他的作品「天空—一九九五」,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庭展出。「天空」的創作理念,來自「民俗風箏」的飛翔,加上台灣寺廟的「符畫與書法」,透過民間傳統竹製材料,以及民間藝術的強烈色彩,構成作品的創作元素。

當時,李良仁從事雕塑工作已經10多年了,他表示:「這件作品,打破傳統的雕塑方式,以三度空間的立體構成,運用現代裝置藝術的做法,結合美術館場景、空間 及燈光效果,營造佳節慶典的歡樂氣氛。」他很欣慰,他終於能在這個展示中,把台灣傳統的、本土的養分,轉化成現代的藝術創作。這件藝術品可說是他藝術創作 風格的轉捩點,因為「天空」的完成,讓李良仁把過去被積壓已久的能量釋放出來。

隨後,李良仁與弟弟李永豐(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合作,開始涉入劇場裝置領域,李良仁的作品因而加入更多與人互動的元素。對於近年來的成功,李良仁再 三強調:「現在,你看到我成功地站起來一次,之前,我可是失敗跌倒了99次。和孫中山革命失敗12次比起來,我比他更偉大。」

李良仁熱愛創作、熱愛鄉土,他非常期待將來有一天,放在他家倉庫長達數年之久的「福爾摩沙」,有機會把原件放大,做成高達3、4層樓的景觀雕塑,讓台灣人民,能親手觸摸這件深具意義的藝術作品。@

(本文轉載自邱斐顯部落格「台灣藝術花園」http://www.wretch.cc/blog/phesha0822)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曾道雄教授,我國著名的男中音,也是台灣聲樂教父。除了從事歌劇演唱、教學之外,曾道雄也積極參與指揮、導演與編劇的工作。曾道雄本人文筆流暢優美,不但把莫札特歌劇作品「可愛的牧羊女」,填上中文歌詞,甚至還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編導一齣「稻草人與小偷」青少年歌劇。他涉獵的範圍之廣,令人不得不敬佩他的精力充沛。
  • 高子洋,本名賴飛龍,卑南族原住民,因隨母姓,後改成「高飛龍」,從前親友都叫他「阿龍」,從小在台東知本部落長大。部落裡有三條大馬路。第一條馬路住的大部份是漢人;第二、三條馬路,則大都是原住民。高子洋的家座落在第一條馬路和第二條馬路中間,四周圍的鄰居,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皆有。這樣的成長環境下,讓高子洋的創作歌曲,包涵了多種語言文化的豐富性。
  • 王金櫻期待,有朝一日,台灣能成立一個「文化電視台」,讓台灣的藝術文化,有更大的表演空間,不但可以保障奉獻藝術的表演者,也可以讓全民隨時都有藝術節目的選擇。
  • 提起台灣傳統戲劇,很多人都認為「歌子戲」是最具代表性的戲劇。但是仔細深究過去「歌子戲」的戲碼,幾乎氾濫著「愚忠愚孝」、「貞節牌坊」的中國文化,看不到台灣本土有血有淚的歷史軌跡。河洛歌仔戲團創辦人兼團長劉鐘元,不但致力提升台灣歌子戲的精緻化,也改寫了台灣歌子戲演出曲目的歷史,從台灣本土文學中,找到了台灣歷史的題材,製作以台灣故事為主題的歌子戲。
  • 歌仔戲資深編劇陳永明,自1960年代,台視、中視、華視開播的「電視歌仔戲」時代起,就開始參與製作與編劇,從事歌仔戲編劇工作已長達40多年之久。陳永明的代表性作品,如【孔明三氣周瑜】、【陳三五娘】、【台灣,我的母親】、【東寧王國】等,皆是膾炙人口的精彩好戲。
  • 洪瑞珍,嘉義新港人,從小就沈浸在音樂氣氛中。自己和家人都愛唱歌,父母親受的是日本教育,非常喜歡唱日文歌曲。家族中的堂兄弟姊妹亦然。只要有家族聚會時,大家就會唱歌自娛。
  • 我和許亞芬的認識,要從2001年她演出河洛歌仔戲團的重量級戲碼【秋風辭】談起。那一年的暑假,我帶著五歲的女兒去看【秋風辭】,原本心儀戲裡小生的女兒,看見舞台上的老皇帝「漢武帝」的表演,竟轉而敬佩起來,還央我帶她去認識這位「漢武帝」。這齣戲碼中,擔綱演出「漢武帝」的,正是許亞芬。
  • 李永豐,現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負責紙風車劇團(兒童劇創作)、綠光劇團(成人歌舞劇)、風動舞蹈劇場(現代舞), 和風之藝術工作室(專事舞台、佈景、道具及雕塑藝術品設計製作)四個藝術團隊的創作、經營;並擔任「紙風車劇團」藝術監督,以及「紅樓劇場」館長。李永豐強調:「紙風車,有風就動;沒風的話,自己跑,也會變成有風,一樣能讓風車動。」
  • 清晨6時半,天仍矇矇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隱世小島上,人稱蒲台島「島主」的島民羅金樹(樹哥)已經開始駕著小艇出海捕魚,除了炎熱和惡劣天氣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樹哥是土生土長的島民,一生都不願離開蒲台島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歲的他,身體依然健朗。
  • 筆者曾於國家圖書館查找抗日戰史資料,發現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國陸軍作戰各大戰役實錄》珍貴史料,然而此書在各大書局中卻未發現販售,因此只得聯絡作者,想購買此書。2009年,筆者與友人一同拜訪作者楊濬彥先生,因此發掘了這位已高齡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精采故事 ,他的一生彷彿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