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豫劇生涯50載 母女同台

font print 人氣: 29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5日電)為慶祝豫劇名角王海玲從藝50年,台灣豫劇團特別舉行「海玲‧50」系列活動,邀請王海玲小女兒劉建幗寫劇本、大女兒劉建華和王海玲一同演出「梆子姑娘」舞台劇。

「海玲‧50」經典回顧展由去年高雄世界運動會開幕式導演李小平擔任總導演,以王海玲主演的3 齣精彩好戲「梆子姑娘」、「抬花轎」、「王魁負桂英」為主軸,和觀眾分享王海玲從藝50年的酸甜苦辣。

描寫王海玲半世紀舞台生涯的「梆子姑娘」,有別以往豫劇的演出,改用舞台劇形式,以記者訪問王海玲50年豫劇生涯回顧做為主軸,帶出王海玲從8 歲就進入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的種種故事,而扮演記者角色的正是王海玲的大女兒劉建華。

26歲才學戲的劉建華表示,從小也對戲劇感興趣,但王海玲知道進入戲班子的苦,強烈反對,直到大學會計系畢業後,劉建華堅持走戲劇道路,王海玲態度才軟化,同意讓女兒學戲。

舞台上的王海玲是觀眾眼中的國寶級人物,但私底下卻是個迷糊鬼。劉建華笑說,「媽媽在舞台上是巨人,生活卻是侏儒。」5 歲時劉建華到豫劇隊找王海玲,沒想到王海玲排練後就自己走回家,忘記還有個女兒在等她,提到此事,劉建華說,「她的『忘』性很強。」

正因為舞台上和私底下的王海玲有截然不同的個性,因此導演李小平請王海玲的二女兒劉建幗親自寫劇本,要讓觀眾見識王海玲不為人知的一面。

為演出生活化的一面,學豫劇出身的王海玲和劉建華皆表示,要把練家子的身段拋開,演出平時的樣貌,反而有些挑戰性。不過,劉建華開心地說,在戲中因為扮演記者,反而不用穿戲服、畫濃妝,改穿休閒褲,是裝扮最舒服的一次。

「海玲‧50」系列演出,明天起至18日將在城市舞台演出,4月底至高雄演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20日電)「豫劇皇后」王海玲出生高雄眷村,8 歲開始學豫劇,拿過許多藝文獎項,演出不下百齣戲,挑戰各種行當,詮釋形形色色的人物,執著傳統戲劇50年來如一日。
  • 美國第一名嘴塔克·卡爾森因敢言遭封殺;前美國之音總監之子成保守派媒體鬥士;聯手川普馬斯克堅守媒體真相陣地。
  • 陳雲裳福慧雙全、進退自如的一生,既有雲霞蒸蔚的絢麗多姿,又有光風霽月的明淨清爽……是遠比娛樂圈的緋聞婚變更適宜年輕姑娘眺望的風景。
  • 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迪士尼改編成頗具女權色彩、實現自我價值的超級英雄。而神州千古傳頌的木蘭則是忠孝節義、智勇雙全、賢淑高潔的化身。雖然戰功赫赫、封為尚書郎,木蘭還是辭官隱退,回歸傳統的女性生涯。
  • 倪匡,原籍浙江鎮海,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一知識分子家庭,倪匡是家中老四,本名倪聰。他小時候跑去看過槍斃「反革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那種場面,「回來吃不下飯。」
  • 家常、感情、文學、電影、時政,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的兩大巨擘──夏濟安、夏志清夏氏兄弟,18年的魚雁往返,是一代知識分子珍貴的時代縮影。
  • 李歐梵:夏氏兄弟的生活、學術、感情,都在書中完整呈現,五六十年代美國漢學界的各路人馬,也紛紛登場。
  • 王德威:夏氏兄弟志同道合,也是難得的平生知己。他們的六百六十三封通信起自一九四七年秋夏志清赴美留學,終於夏濟安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腦溢血過世,橫跨十八年,從未間斷。不論就內容或數量而言,這批信件的出版都是現代中國學術史料的重要事件。在歷史惘惘的威脅下,夏氏兄弟以書信記錄生命的吉光片羽,兼論文藝,饒有魏晉風雅,尤見手足真情。
  • 白先勇:文學導師夏濟安夏志清,二人的書信集比美蘇軾蘇轍的詩歌往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手足情深,真摯動人。《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不僅表露二人的兄弟感情,亦記載了當時的文藝思潮,二人的文學評語,啟人深思,彌足珍貴。
  • 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的兩大巨擘 ── 夏濟安、夏志清 兄弟,18年的魚雁往返,是一代知識分子珍貴的時代縮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