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推心置腹

成語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更始(1)遣使者,即立帝為蕭王(2)。諸將議上尊號,帝不許。帝擊銅馬(3),大破之,受降適畢,封降賊渠率(4),諸將未能信,賊亦兩心(5)。帝敕(6)降賊各歸營勒兵(7)待,帝輕騎入,案行(8)賊營。賊曰:「蕭王推赤心(9)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10)。」由是皆自安。《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

【批注】
(1)更始:漢朝劉玄的年號。
(2)蕭王︰指東漢光武帝劉秀,因劉秀起兵討伐王莽,並大敗莽軍,被劉玄封為蕭王。
(3)銅馬:指銅馬軍(王莽末年,反對王莽的叛軍之一)。
(4)渠率:領袖、首領。
(5)兩心:異心。
(6)敕:音赤,指君王對朝臣所下的命令。
(7)勒兵:整頓軍隊。
(8)案行:巡視。
(9)赤心︰誠心。
(10)投死︰捨命報效。

【故事闡述】

西漢末年,王莽奪取政權,把國號改為「新」。王莽施行改革政策,但煩苛的政令卻讓人民生活更困苦,也導致天下許多人起兵反對,並擁立劉玄為更始皇帝。王莽去世後,劉秀在邯鄲一戰,大敗莽軍,還殺了自稱天子的王郎。劉玄見劉秀接連立下大功,就封他為蕭王。

後來,劉秀又北上攻下軍容強大的銅馬軍,而其它割據勢力也一一被擊潰,失敗的軍隊紛紛投降。此時,劉秀把這些降軍收編成自己的部隊,原來帶兵的首領,每人都分派官職。但是,投降的官兵們覺得曾和劉秀為敵,所以仍心存疑慮而不安,害怕劉秀最終還是會殺害自己。

劉秀明白他們內心的憂慮,所以就叫將官仍舊回去率領各自原有的部隊,而劉秀卻只帶很少的隨從在各營之間巡視。降軍們見劉秀對他們絲毫不戒備,還非常信任,便說︰「蕭王把自己的誠心都推到人家肚子裡了,我們豈能不捨命報效呢!」自此,投降的官兵們都安心服從了。

後來人們就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推心置腹」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真心誠意待人。

【討論】
(1)投降的官兵為什麼心有疑慮而不安?劉秀是如何讓他們安心並支持擁戴他?
(2)你認為與人交往「真誠相待」重不重要?為什麼?

【造句練習】
例:他們推心置腹的談了一晚,終於解開了十年的心結。
例:她倆是真心相待、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相似成語】
推心致腹;坦誠相見;肝膽相照;披肝瀝膽

【課後時間】
在你成長的過程中可有推心置腹、誠心相待的朋友?你們是怎麼互動的?請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智宣子將要立瑤為後嗣,智果說:「智瑤不如智宵。」宣子說:「智宵殘忍。」智果說:「智宵殘忍表現在外面,智瑤的殘忍在內心。心地殘忍能敗國,外表殘忍不害事。
  • 春秋時代,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離開自己的國家,逃往齊國。齊景公問他:「你還這麼年輕,就把國家丟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樊遲問怎樣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於人倫合宜的道義,對鬼神要心存敬畏,但又不生邪念去招引追求,就可以說是智了。」樊遲又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仁人對於勞苦難事,做在人家前面,對於結果收穫,得在人家後面,這就可以說是仁了。」
  • 曾子說:「父母去世了,要謹慎的辦好喪禮,表達自己的哀痛,追念久遠的祖先,要誠心恭敬的祭祀,這樣,百姓的道德風貌就日趨敦厚純樸了。」
  • 孔子說:「做得過度就如同是做得不足,都不適中。」
  • 太宰(1)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2)之將聖(3),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4)。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 孔子說:「具有中等資質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較高的學問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資質或道德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較高的學問或道理。」
  • 重耳為了報答楚莊王及實現自己的諾言,就下令全軍往後撤退九十里,一直退到城濮才停止。從此人們就將「辟君三捨」引申為「退避三舍」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對人容忍讓步,不和人相爭。
  • 范雎(1)曰:「汝罪有幾?」曰:「擢(2)賈(3)之發以續賈之罪,尚未足。」(《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 子曰:「君子易事(1)而難說(2)也。說之(3)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4)人也,器之(5)。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6)焉。」(《論語·子路第十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