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烏腳病成因 國際專家「砷」入研討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第3屆環境砷之國際研討會」,5月18至20日在成大登場,成大地科系團隊已發現烏腳病地區,地下水中含有產生螢光的有機金屬錯合物,進一步驗證烏腳病是否是由此物質所造成。

研討會主持人、成大地科系教授簡錦樹表示,大約民國49年,台灣嘉南地區首次出現烏腳病,學者先後發現井水中的砷含量偏高,以及土壤中的腐植酸偏高,且據臨床研究與動物實驗顯示,高含量砷與腐植物質,可能是台灣西南部烏腳病主要病因。

簡錦樹表示,目前成大團隊進行相關研究,發現烏腳病地區的地下水中,確實含有能產生螢光的有機金屬錯合物,並不只是單一的砷或腐植物質,而砷與腐植物質的官能基結合,形成有機金屬錯合物。

簡錦樹表示,正進一步動物實驗,將有機金屬錯合物導入老鼠身體裡,驗證烏腳病是否此物質造成,研究計畫預於今年7月結束,10月份提出報告。

*研究砷污染 近200人齊聚成大*

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說,目前已有超過60個國家有砷污染問題,它不單是科學議題,亦是醫療、社會與經濟議題,需要投入更多研究人力來解決。

砷不只造成烏腳病,它也可能引發水泡、皮膚發黑等皮膚病,甚至導致癌症;這場國際研討會,來自國內外近2百位專家學者,相互交換觀點、分享研究成果 ,一起為大自然貢獻心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