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不立?與青年回巢族的相處之道

font print 人氣: 5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余湘吟編譯報導)目前全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的Y世代年輕人,在大學畢業或失業後搬回家裏和父母同住。這群被稱為「青年回巢族」(boomeranger)的人,雖然已經成年,卻像青少年一樣,吃、住、用都仰賴父母,接受家人的照顧。

為人父母者,在面對成年子女搬回家中同住,看似遲遲無法獨立生活時,在幫助孩子的同時,應如何把握相處的份際?又該如何幫助子女逐步邁向獨立?美國家庭教育網站(FamilyEducation.com)提出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可供家長參考。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大學畢業後很快的搬回家,或者從來沒有離開過家,想一邊靠著家裏供養,一邊找份完美的工作。對父母而言,與成年的孩子相處,雙方就像是劍拔弩張的在爭取主控權:孩子有自己的決定,但父母仍然想要主控全局。

首先,父母要和孩子好好談一談這個情況,確保孩子同意彼此所協議的內容。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兩方都得妥協;若能保持良好的溝通,並先設定好父母的期待是甚麼,會讓事情進行得順利一些。

作為家長必須接受孩子長大了,可以自己作決定的事實。孩子也必須認識到,住在家裏必須遵守的規則,可能比他習慣的還要多。

設定界線

雖然孩子是成年人,但仍然與父母同住,因此他必須尊重彼此的界線。在孩子搬回家前,先訂立生活公約,並且確實徹底實行。另一方面,已是成人的孩子,隱私權也需要被尊重。

家庭訪客、舉辦派對、是否禁菸、禁酒等等,都可包含在生活公約的範圍內。重要的是,雖然孩子應該遵守父母訂出的家規,但訂定生活公約需因齡制宜。舉例來說,限定門禁是不切實際的舉動,可要求若需外宿,必須電話告知,則是較可行的做法。

分擔家用

當孩子搬回家,房租、日常用品、水電費都成了考慮的因素。部份父母由於孩子當初搬回家的原因,是處於失業狀態或仍是學生,而只有微薄的薪水,選擇不向孩子收取房租或費用。

但向孩子收取食宿費用,儘管只收一點點,都能讓他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財務,並讓他為獨立生活作準備。這樣一來,如果他把錢用在其他方面,但食衣住行的花費都靠父母,父母也比較不會感到怨懟。

分擔家事

在這個年紀,孩子應該能夠自己洗衣服和清掃,應理所當然的幫忙家中家事,如整理庭院等雜務。

別縱容

若孩子因為失業造成經濟拮据而搬回家中,很容易會把這種厄運歸咎於經濟不景氣。但孩子有工作而住在家裏,卻無法幫忙分擔家中生計或做家事;若對他太過容忍,最終可能會助長他的依賴性,這對雙方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要學會甚麼時候該劃清界線,也要了解教導孩子獨立,也是父母的責任。

訂定可行的時間表

孩子待在家中的時間長短,取決於他的狀況。若是學生身分,父母可能會設定,他在畢業後1、2個月要搬出家裏;若他是失業狀態,期望他積極尋找工作,而且一旦找到工作,應立即搬出家中,這些都是合理的要求。父母和孩子討論後,協議出一份時間表,這將幫助他邁向獨立,同時也可讓父母安心,期望孩子依賴的情況不會長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親子以便利貼表達關懷,持續10多年不間斷。高雄市中華藝術學校學生黃(水靜)萱說,媽媽寫給她的便利貼,從國小一年級至今全部留下來,已有滿滿一大紙箱,如同盛滿媽媽的愛。
  • 根據「兒童勇氣特質觀察報告」,發現國小學童僅一成真正有勇氣!徒具外在的勇氣行為,但真正面對挑戰時,卻顯現消極態度;反觀也有7成家長不敢放手,顯示親子間勇氣教育與溝通疏離。提早引導勇氣的正確行動,未來工作成就高。
  • 美國籍世界前棋王費雪,死不安寧,冰島司法單位今天挖出他的遺體,採取DNA樣本,針對一個九歲的菲律賓女孩要求親子關係確認的案子,進行查驗。
  • 桃園市立圖書館舉辦的「書暢e夏」系列活動6日開跑,為期二個月多元課程,市長蘇家明表示,除了讓孩于經由閱讀開拓視野外,透過親子共讀、共學、共樂,創造親子問的共同回憶,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桃市低收入戶子女一律免費參加。
  • 親子溝通的優質時間不是指父母花多長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或與孩子度過的這段時間內做了哪些活動,而是指雙方之間在互動溝通方面的質量問題。說白了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是否在相處的時間裡,雙方都因為彼此的存在與相處而感到快樂與融洽。
  • (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為讓未接受或繼續接受幼稚教育有困難之幼兒順利接受學齡前教育,嘉義家扶中心持續開辦『幼兒啟蒙方案』,補助津貼讓幼兒順利上幼稚園,也提供每個月一次的「親職教育課程」,增進家長幼兒養育相關知識、改善親職功能,並透過親子共做課程促進正向、親密之親子互動關係。7月11日正式展開幼兒啟蒙方案活動。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 歡迎來到少兒階段。在這一階段,一個不能小覷的常見現象是:與父母交談可能是孩子心中排在最後的一件事。好消息是,你可以再次開啟與孩子的對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