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中國怨婦何其多也

反思家庭教育 (16)

人氣 8

【大紀元2011年12月11日訊】提起怨婦這個詞,很多人想到的頭髮散亂、兩眼無光、一臉怨氣的女人,不過廣義地來看,凡是經常處在埋怨情緒下的女人都可以叫怨婦,經常埋怨的男人也就叫怨夫了。

一般認為女人最常抱怨的是丈夫,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中國女人最常抱怨的是孩子。古人說「子不教,父之過」,在現在這個陰盛陽衰的時代,特別是大陸所謂的 「婦女解放」,(其實是多了工作這座大山的壓迫),大陸很多母親都把子女的教育也扛在了自己肩上,於是當孩子不聽管教時,大陸「怨婦」,準確地說是「怨母」也就大量出現了。

有人說,過於浪漫、多愁善感、亂吃飛醋、不夠自信、過於挑剔的女人,最容易在婚姻上成為怨婦,類推到親子教育上,對孩子寄予太多希望、要求太高、喜歡跟別人家孩子比較、太重感情的母親,很容易成為怨母、怨婦,特別是在大陸那種競爭激烈、互相攀比的大環境下,在變態的「望子成龍」心態促使下,中國母親抱怨孩子的比例大大地高於其他國家。

埋怨是甚麼呢?埋怨是內心不滿的痛苦表達,是負面情緒的宣洩和傳播。埋怨的話可能是事實,但卻是廢話:因為對方聽了也不會發自內心地改正自己,和一個經常埋怨的人生活在一起,周圍的人都會感到痛苦。孩子更是弱小的,在苦澀的埋怨中成長,只能結出苦果。

埋怨是種習慣,一旦落入那個漩渦就很難自拔,很容易形成思維慣式。如何跳出來呢?埋怨是由不滿引起,要消除不滿,就得知足。當我們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時,我們就得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觀點,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至少能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埋怨的惡的情緒,理解才是善的開始。

凡事從正面看,樂觀的看。老婆婆與豆腐、雨傘的故事就是個很好例子。一個老婆婆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做豆腐的,小女兒嫁給賣傘的。老婆婆很擔心女兒們的生活,下雨時她擔心大女兒的豆腐賣不出去而哭泣,天晴時又擔心小女兒的生意沒人光顧。後來她反過來想,也就天天快樂了。

對孩子也一樣。埋怨如利劍能戳穿孩子的心,鼓勵才是扶持孩子向上的電梯。只有去掉惡意的埋怨,少說這種廢話,才能言傳身教地教育好孩子。

讓我們都別做怨婦怨夫吧。

相關新聞
王華:一位華裔母親的追悔
王華:華裔家庭的「內戰」:恩人變仇人
王華:霸道的亞洲父母?
王華:從犀利哥看現代服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