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雲林斗南國小 走過110 年樂活向前

劉美蘭
font print 人氣: 255
【字號】    
   標籤: tags:

雲林縣斗南鎮昔稱「他里霧」,「他里霧」三字係由平埔族之洪雅族TIALIOR社諧音而來。民國前11年7月奉命創設他里霧公學校,校址在鎮內,即第二市場現址,由伊藤三郎擔任校長。民國10年4月改稱斗南公學校,第一次以斗南為名。民國27年7月9日,搬遷到現在校址。今年是創校110周年,學校特定舉辦老照片和古文物回顧展,讓大家共同見證歷史的傳承。

而今年亦是建國百年,教育部與博物館合辦「中部地區百年學校展」,展覽地點在地球環境廳與立體劇場的廣場,透過各學校所提供的相關文物與資料,一同見證一個世紀的榮光。斗南國小提供二戰之後使用至今的砲彈鐘,雖然學校上下課鳴鐘已經改為電子鐘,但是砲彈鐘還肩負著電子鐘故障或停電時的代班任務。


斗南國小在他里霧公學校時期舉辦運動會,學生在操場上做體操。(斗南國小提供)

100年3月18日是斗南國小110歲的生日,一百多年來,他里霧公學校──斗南國小,歷任校長及教職同仁個個本著無私奉獻的精神,為最基礎的國民教育從事向下扎根的工作,在經驗傳承及創新經營歷程中,為國家社會培育出無數優秀的人才。


斗南國小在他里霧公學校時期的第八屆畢業生合照。(斗南國小提供)

學校將於3月11、12日擴大辦理校慶慶祝活動,為了迎接這個大日子,特地以「行銷、懷舊、傳承、創新、活動」為主軸,規劃了包含「校慶主題與Logo設計活動」、「吉祥對聯、文宣標語徵選」、「老照片、古文物回顧展」、「聖誕點燈」、「校友、退休師長回娘家」、「各項體育活動競賽」、「110周年校慶暨社區聯合運動會」、「靜態藝文展」等一系列活動。希望透過多元活動的辦理及師生的共同參與,一起為斗南國小110歲生日預作暖身,進而營造陽光樂活的校慶氛圍。林秀桂校長表示,歡迎大家一起參加校慶活動,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並且共同找尋兒時曾經的感動!


跆拳道是斗南課後才藝班課程之一。(斗南國小提供)

課後才藝班  涵養藝文風氣

林秀桂校長本身的專長在藝術與人文領域研究,辦學理念是希望課程能符合學生身心正常發展,並以多元化藝能科為取向,再配合學校條件發展學校特色。於是利用週三、週五下午與寒暑假時間開設才藝課程,不與正課時間衝突,師資以聘用校內具藝能專長之教師為原則。目前有直笛班、小提琴班、書畫班。有些家長希望能設立美術繪畫班。除了透過課後才藝教學,後續更輔以實施進階課程,並持續發展相關學習內容,進而普遍發展多元藝能,提升學生藝術與人文素養。


學生學習國畫的成果展。(斗南國小提供)

國畫及書法共開設6個班次,聘請地方上學有專精的老師授課,讓很多沒辦法到校外學書畫的學生有機會學習。開班之後受到學生及家長們熱烈歡迎,家長都非常關切及鼓勵孩子參與課程。學生在老師仔細用心的教導下,學會基本技法與筆法,進而創作出自己的書畫作品,如此,不只引發他們對國畫及書法的喜愛,並陶醉於學習樂趣之中。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只幫助學校發展以書畫為主的特色,政府經費的挹注更讓全校的親師生獲得莫大助益。


學生利用課後時間學書法。(斗南國小提供)

學校除了讓學生透過學習書畫技巧、親身感受書畫之美,發展正當興趣、開闊視野之外,並且藉此培養學生欣賞與創作能力,進而涵養良好氣質、提升全校藝文風氣。

校舍改建費思量 百年老樹幸福生存

斗南國小校園內有好幾棵老樹,為保護老樹,避免移植不慎枯死,學校新校舍設計時特地避開老樹,至於必須移植的老樹,校方在移樹之前做足了準備功夫,以利移植後提高存活率。校長林秀桂指出,斗南國小已超過百歲,校園內好幾棵老樹是創校時種植,茂盛枝蔭,是學童下課嬉戲最佳場地,許多畢業校友每次返校一定走訪老樹,有人甚至在樹下沉思許久才離去。尤其是校長室前的百年老梅樹及一、二棟校舍間的百年榕樹,幾乎是每名校友返校必定拜訪的兩棵樹

林秀桂表示,當初獲悉學校校舍要改建時,包括縣府、畢業校友及家長,都很關切校園老樹怎麼辦,縣長蘇治芬也專程到學校勘查、了解。林秀桂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砍一棵樹只需幾分鐘,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則需要好幾十年的長成,所以老樹也是學校的資產之一,校方特別與設計師溝通,在不影響整體動線、結構安全下,新校舍盡量避開老樹,包括百年梅樹、榕樹等數十株老樹都不曾受影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初夏第一聲蟬聲突然響起,大聲歡誦生命的新始,才驚覺驪歌輕別展翼前行的季節又將來臨,頓時陷入深思,身為校長,除了一份有形的「校長獎」之外,還能在這些寶貝們的心中種下什麼樣的希望種子?讓每個孩子用生命去歷練、澆灌,開出生命之花。
  • 大紀元時報副刊自從2009年7月改版後,不但針對課程學習七大領域來編輯,每週還有「品德教育」、「教育園地」、「校園巡禮」等教育版面,內容既純正精采又豐富多元,深得教育界的認同與肯定。
  • 台灣基隆市東光國小的校園宛如一座充滿驚奇的空間,創思處處可見,各個小空間呈現不同的風貌:如濃密大樹下的螃蟹木質平台、設計有趣的迷宮步道、孩子展演的各式小舞台、互動玩樂的探索天堂,讓孩子在這裡學習,生活充滿不同的感受及體驗。
  • 鎮中引以為傲的不只是升學成績,學生的其他表現也很亮眼,如:語文競賽蟬聯三年桃園縣總冠軍,管樂團年年獲得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特優,跆拳、武術之奧運金牌朱木炎、聽奧金牌呂思柔、世運銀牌范嫚紜等,都是鎮中畢業生
  • 70歲歷史的台東女中,容顏不老,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年輕純真卻不失優雅自信的特質,問起學校駐顏的秘方,校長林光輝笑呵呵的說:「精神!創意!信念!全校師生都希望台東女中代表的,是一群氣質優雅、快樂自信、才德兼備、具國際視野又令人敬重愛慕,蕙質蘭心的淑女。」師生共同的目標願景,讓台東女中一直神采奕奕,用樂觀活力,迎向未來。
  • 黃校長治校是以學生「適性發展」為理念,除了重視學生的學習機會,更強調老師對學生的潛在影響力。黃校長認為:「老師的偉大不在於本身具備了多少能力,而是在於促成學生多方學習及多面向的成功機會,有了老師的引導、學校環境的營造,就能使學生在學習中發展多元智慧!」
  • 清大畢業生人才輩出,三位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李遠哲,以及「數學諾貝爾獎」沃爾夫獎得主陳省身等都是校友。清大的教育目標為: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致力於培育德、智、體、群、美五育均優、具備科學與人文素養的學生。
  • (大紀元記者陳秀媛台灣基隆報導)由文建會及基隆市政府教育處、文化局及太平國民小學共同舉辦:當我們童在藝起-文建會地方文化藝術校園巡禮「紙短情長公仔--婚紗禮服紙塑展」活動, 10月18日~10月29日於基隆市太平國小太平藝廊展出。
  • 瑞芳欽賢國中教師在10月29日帶領學生至銘傳大學遊學,銘傳數位學伴團隊,安排一系列的活動,讓欽賢國中的師生收穫滿載,從上午科教館的知性學習,寓教於樂,直到下午銘傳大學的校園巡禮,都讓學子驚呼不已!
  • 桃園縣龍潭鄉德龍國民小學,是所學生人數才300多人的小型學校。學生從中年級開始學口琴、直笛,全校約有一半的小朋友會吹口琴、直笛,家長會補助口琴樂器及教材,將口琴融入中高年級的音樂課程,全面普及推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