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管理後遺症

楊仁壽

人氣 68
標籤:

用數字來管理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卻也常造成許多的後遺症。

企業中的一些關鍵數字可以讓管理者精確的了解與掌握管理成果,並進而成為有效的管理工具。

這個事業獲利率多高,與其他事業比起來如何?這些數字可讓企業了解哪個事業較有獲利性。

這個業務員本月銷售額多少?與其他業務員相比如何?這些數字可使單位主管了解每個員工的生產力或獲利力。進一步我們可以用數字來管理。

例如,假設公司今年營業目標是1千萬,如果公司有2個事業部,就可以將1千萬拆成兩部分,或許每個事業部各分500萬的目標額。

這樣一來,每個事業部都清楚自己今年的目標,好處是,可以產生「為達成目標而努力」的激勵效果,而且,等到績效檢討時,誰達成或超越目標,誰未達成目標,一切由數字說話,不會有模糊的空間。

但是,用數字來管理至少有3個後遺症。

一是當管理者迷上數字管理後,往往只是給定數字目標,要求該數字的達成率,以及用達成率論功行賞,常常不再用心於領導與管理,也就是只重結果,不重過程。

如此一來,企業的健康與否就容易被忽略,許多過程面的事項,例如長遠的願景與策略規劃、企業文化的塑造、組織結構的設計、員工的激勵等,影響長遠經營成果的因素,成為次要。

二是過分強調數字管理,使得企業變成缺乏人性的數字交換場所。主管給目標數字,如果部屬達成了,就得到某個數字的獎賞。每個員工被化約為一個簡單的生產力數字,分為目標達成率高的和低的員工。

員工做為一個「人」的許多層面被抹煞,例如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合作;例如人不只為數字而且會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這些正向的人性都可能被壓抑不見,而影響企業的健康。

三是當數字是終極目標,達成率是一切,那麼如何產生數字就不再被關心。我們知道,數字可以造假,例如某些公司會美化或假造財務報表,以便保護股價。數字也可以不擇手段產生出來,例如業務員可能為達成業績數字而欺騙顧客來購買。

數字也常常是犧牲企業的長遠利益而來,例如一再降低售價搶業績,壓縮獲利;只賣好賣的產品,不去推新產品;用低價格、低品質的零件,來達成獲利率等等。

當高階管理者心裡只有股價、營業額、獲利、成長率,當數字是王道時,企業長期的健康就不被重視,這是專業經理人墮落的開始。

相關新聞
經理人必備數字管理全書(1)
經理人必備數字管理全書(2)
經理人必備數字管理全書(3)
經理人必備數字管理全書(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