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反霸凌 好的學習環境

侯尚暐
font print 人氣: 995
【字號】    
   標籤: tags:

學生霸凌行為的發生,多與社會環境變遷、家庭功能喪失等因素有關。校園霸凌不僅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除有賴中央、地方、各級學校及社會各界,尤其需要學生家長共同關心及持續面對,方能有效降低發生機率,進而予以杜絕。

友善校園 防範未然

「霸凌」指學生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伴隨社會變遷的發展,校園的霸凌形態也多樣化,包括肢體的暴力霸凌、粗暴言語的霸凌、社交霸凌、網路霸凌。「霸凌」就是言語與肢體的暴行,也就是不法與違反校規的行為,甚至屢有學生將霸凌施暴畫面傳上網路,並引為戰績張揚,顯示近年來霸凌事件確有惡化的跡象。

防制校園霸凌蔓延危害,必須建立校園友善環境。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頻頻發生,而其受害者,往往承受長期與持續發生的威脅,身處霸凌事件的受害者,非但在特定期間備受霸凌行為引發的身心傷害,對一輩子的人格發展也有負面影響。老師在面對霸凌現象,亦需本乎為人師表所應善盡的責任,與做為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專業導引職能,把踏入迷途或有錯誤認知的學生,導向人生的正軌,且以更包容的愛心與用心,加緊各項預防作為,事先予以疏導,掌握問題於未爆發之前。

品德教育 從心改變

和諧溫馨的校園需要建立在「關懷、平等、安全、尊重、友善」的基礎上,方能讓學生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使學生能夠進行快樂且有效的學習;因此,反霸凌在消極面,要避免弱勢者在校園中受到侵犯,造成在心理上的陰影,或實體上的受害,以致影響其正常的受教權;在積極面,則要讓新世代在成長過程中,養成尊重他人與遵守法治的價值與態度。欲達此目標,則需要所有教育工作夥伴的認同、支持及肯定,同時進行「典範學習、思辨啟發、勸勉激勵、環境形塑、服務學習及自我期許」的品德教育,進而達成營造友善校園的積極目的,確保學校教育核心價值與學生受教權。

學校可依規則、權利、責任原則,讓學生知道學校在霸凌上的規範、學生有權在安全環境下學習及教育者有「輔導」、「監護」的責任。輔導者在面對霸凌者,除需具有幽默感,化解對立狀態外,更需熟悉「心理防衛機制」的運作,灌輸「示弱是強者的美德」,並與霸凌者建立「既愛又恨」的師生關係,不可當一位只知引用規則的管理者,進而鼓勵霸凌者面對事實,並給予改正機會,降低霸凌的發生率,讓下一代能夠快樂的學習成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教育部長吳清基今天表示,霸凌暴力行為一律送警察局,依少年事件處理。
  • 【大紀元3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連冠寧、張銘坤台北30日電)1項調查8到14歲青少年、兒童的報告顯示,有57.8%不知在網路上散布謠言是違法行為;有58.5%不知要保護個人資料以免外洩。
  •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近來校園霸凌議題成為全台關注的焦點,新北市教育局今天3日召開記者會,宣示要編織綿密防制霸凌的網絡,給學生一個安心學習的環境,讓家長放心,期盼能實現新北市霸凌零容忍的目標。
  • 溫世仁文教基金會今天舉行國中小學作文比賽頒獎典禮,作文題目「發揮正義的力量」、「尊重」、「凡事要替他人著想」。不少學生以霸凌、起雲劑議題,作為寫作文的靈感來源。
  • 彰化家扶中心今天在彰化明道大學舉辦反虐反霸兒童夏令營活動,100多名來自弱勢家庭的小朋友藉由參與攀岩、輕艇體驗等活動,學習到如何面對校園霸凌及犯罪預防知識。
  •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為何會發生校園霸凌呢?親職專家楊俐容認為,霸凌在於缺乏同理心,孩童EQ不足的結果,常讓霸凌者產生情緒時沒有適時出口,而用錯誤方式對待別人,而落實良好EQ教育的關鍵,則在於小學階段,讓孩子懂得控制情緒,體諒別人,才是有效避免校園霸凌的產生。
  • 陳彥玲以她多年的醫學臨床上的經驗,輔以生動精闢的理論,和現場觀眾互動熱絡,有別於一般的演講方式。
  • 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教育基本法部分條文,將保障學生不受霸凌行為納入教育基本法規定中,做為行政依據。
  • 對於那種總是欺負他人又屢教不改的學生該如何教育呢?我相信這是所有的老師最頭痛、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 蘿拉認為,每個人都應阻止欺凌行為,但家長和教師應承擔大部分責任。「有些孩子甚至被欺凌致死。」 學校裡面這樣的事時有發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