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年輕人不能當好主管

作者:王志鈞

人氣 83
標籤:

常見許多職場工作者抱怨,上頭的直屬主管比他年輕許多,所以常常會防著他,讓他感覺工作很不開心。

也有一種狀況是,資深工作者抱怨年輕的主管沒有信心,或者領導統御亂無章法,導致和年輕主管配合起來很累。

我不知道您有沒有這種狀況,但我想,發生的機率應該頗高,因為目前職場的世代交替很快,很多新興產業或新創公司,都會拔擢年輕人來當小主管。

但偏偏,職場工作者的五、六年級生很多,三十多歲的六年級生就已算資深者,更遑論一堆戰後嬰兒潮擠出來的龐大五年級生。

資深工作者的數量眾多,而主管職卻又有限,如果碰上小主管是七年級生,箇中滋味可想而知,必定是五味雜陳。

所以,或許我可以從一個不在體制內的自由工作者角度,來替年輕主管說一句話:誰說年輕人不能當好一個主管呢?

資深工作者對於年輕主管的批評,會不會是一種戴著資深眼鏡的偏見呢?

假如我今天三十五歲,但我的主管卻是三十歲,且是第一次當主管,我以一個老鳥身分看他,自然會覺得,這個新手主管真是哩哩啦啦,經驗不足而手忙腳亂。

但我如果今天二十五歲,我的主管卻是三十歲,且是第一次當主管,我以一個菜鳥身分看他,自然會覺得這個新手主管才剛上路,有很多事情大家可以集思廣益一起來想方法,協助這個主管把工作灰色地帶補強起來,會很有成就感。

同樣是一個三十歲的新手主管,三十五歲的人看他,與二十五歲的人看他,心態完全不同。

資深者會認為,菜鳥主管經驗不足,憑甚麼領導我?工作心態自然傾向觀望與守成。

年輕部屬會認為,新手主管承擔很多責任,自己剛好可以衝鋒陷陣,為主管分憂解勞,所以工作積極度很高。

所以,造成年輕主管與資深工作者配合起來很卡卡的問題,到底是誰的錯呢?

我這篇文章不是要論誰對誰錯,而只是想提醒比較資深的工作者,主管就是主管,職場工作就是接受主管的領導管理,適應主管的調度風格來做事,而不要以「年紀」的眼鏡來看事情,否則會讓自己很累。

有些主管天生就是重視細節,所以會在細節上吹毛求疵,這跟年紀輕、缺乏信心無關,也跟防著底下資深人無關,純然是性格使然。

有些主管天生就是散散的,所以不太管事,這跟年紀輕而無經驗無關,也跟防著底下人故不想交代資深同仁作事無關,純粹是性格使然。

把年紀的有色眼鏡拿掉,用更同理心、無私心的角度來配合年輕主管,而不要自己設下猜疑心結,我相信年輕主管會感謝你,也會更加倚賴你這個大哥哥、大姐姐的協助。

我發現職場有很多資深的五、六年級生,之所以會對主管有年紀情結,很大原因是與成長時期所受的威權教育有關。

因為亞洲儒家型教育講究學長、學弟的倫理制,所以會認為年紀大的,德望與能力都會高於年紀輕的一輩。

但現代職場其實是講究能力與後天學習,年輕主管被要求才勝於德者多,只有中高階主管才會被慢慢課以德多於才的要求,這種職場管理風氣,很自然會產生大學時期被我稱為學長的人,畢業後卻反被我這個學弟或學妹領導的狀況。

原因何在呢?有些人很會工作,工作起來的靈活度、效率度、學習力與人際溝通能力都高,這類人就容易被拔擢起來當主管。

但工作靈活度較低、效率較慢者,並不代表沒有工作價值,而純然只是適合做簡單而不需要太多複雜溝通的專業或事務性質工作。

總而言之,一個組織會升遷A當主管,卻不升遷B,原因有很多,年紀雖然會是考量因素之一,卻非單一或最重要的原因。

組織的高階主管都非笨蛋,一定會選擇好用、可用與能配合組織需求的人來當主管,在這種情況下,年輕主管與資深工作者同在一個團隊的機會就會發生。

更關鍵的原因或許是,戰後嬰兒潮世代多,職場資深工作者多,而長期經濟成長停滯又帶來資深者升遷不上去。

但產業環境的變遷卻又讓部分年輕工作者因卡到新創機會而如火箭般飛上主管職,這都會讓菜鳥主管與資深夥伴的發生機率更多。

如果你目前工作上也碰到這種問題,我只能勸資深同仁,放下心結,全心幫助組織,則你的績效絕對不會被忽略,因為職場畢竟還是重績效多於年紀倫理。

適度放下身段,調整自己,把自己的年紀自動調降十年,以年輕的心態來看年輕主管,你可能會發現,咦,這小夥子還幹得不錯呢!@

摘編自《地球人抱抱—-王志鈞(財經&職場)工作室部落格》王志鈞 提供

相關新聞
當主管是一趟旅程
培養將才的大將:主管不能只管「中事」
前芝城部門主管:帶來久遠的記憶
華爾街主管:違法行為有助成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