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廚藝拉糖花 裴志偉展功力

font print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7日報導】達人帶路系列(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7日電)苗栗縣烘焙老師裴志偉愛看三國演義,以「趙子龍」拉糖作品奪得國際餐飲競賽金牌,讓西式糕點裝飾糖花也能展現東方韻味。

住在苗栗縣頭份鎮的裴志偉,10月參加素有「餐飲界奧運賽」之稱的德國IKA奧林匹克世界餐飲競賽(IKA/Culinary Olympics),以三國演義人物「趙子龍」為主角,利用拉糖技巧展現中國古代武將威嚴氣勢,不只奪下烘焙類藝術組金牌,更讓國際評審驚豔,給了滿分,成為這項比賽百年來的第2人。

許多人乍聽名字,都會誤以為裴志偉是男生,她笑說,小時候母親幫她算命,乩童指示「這女娃要取男名」;長大後發現自己個性「還真有點男性化」,不喜歡拖泥帶水、阿莎力,也喜歡看三國演義之類的中國歷史故事,對於劇中英雄人物的豪氣干雲格外著迷。

高中就讀國立苗栗農工食品加工科的裴志偉,後來考上聯合大學環境工程系,不僅半工半讀,更堅持興趣,利用假日學習烘焙廚藝,畢業後赴法國藍帶廚藝學院進修,返國後投入教學、創作。

儘管性格爽朗,裴志偉卻愛上考驗耐力、細膩的裝飾糖花創作,她鑽研拉糖技巧,也常騎著機車四處找靈感,不斷自我挑戰「膽大心細」。

裴志偉指出,糖花裝飾不論是拉糖或糖塑,都考驗創作者對調色、脆度及溫濕度的掌控能力,一般廣泛運用在西式糕點中。

相較於常見的花卉造型,她總覺得,東方人物、圖騰蘊含的美感、韻味,更能貼近人心、展現烘焙藝術。

赴德國比賽前,她從住家附近廟宇神像和浮雕找到靈感,決定以中國歷史人物為題材,歷經9個月不斷嘗試、失敗,終於完成高91公分、寬72公分的趙子龍作品,光是買糖粉材料費就花了新台幣近6萬元,「幾乎是挖撲滿在創作」,如今回想,一切都值得。

裴志偉目前任教於嘉義的大同技術學院烘焙管理系,她堅持「沒有努力過,絕不說不可能」以及「要就呈現最好的」,即使拿了國際金牌,仍會繼續創作,也要培訓新一代學生選手出賽,讓台灣廚藝不斷開枝散葉,在國際間發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榮獲第十三屆國家磐石獎的知名糕點業者白木屋,今天邀請日籍名師太田秀樹來台示範拉糖藝術,展現糕點工藝的上乘風格。
  • (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台灣嘉義報導)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餐旅管理學系大學餐飲系過去參加烹飪比賽都獲得佳績,今年9月24日參加第一屆德霖杯全國拉糖工藝競賽,一年級學生朱俊宇,在本次比賽中榮獲金牌及銀牌一面,並由大會再度肯定獲頒最佳動態創意獎和最佳靜態創意獎,個人共得4項大獎及獎金。參加比賽的隊伍來自全國各大專院校,其中有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弘光科技大學、開平餐飲學校及德霖技術學院等三十多所學校,朱俊宇同學能脫穎而出,証明稻江學生專業能力備受肯定,已超越領先其他學校。
  • 僑居法國的台灣人對台、法兩地的生活有什麽樣的體會?在全球經濟與政治局勢緊張的境況下,他們對未來又有什麽樣的打算?爲此,筆者采訪了三位生活在法國的台灣年輕人,他們分享了在異鄉生活、求學和工作的經歷。他們置身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在不斷吸收法國文化與精神價值的同時,始終保留著對台灣的熱愛。其中一位受訪者說:「法國和台灣都非常自由,但自由的方式不一樣。」透露出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國家,因民族思想與傳統習慣的不同,而有著其差異。
  • 玫瑰花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很多國家將這個紀念日定為法定假期,以慶祝女性在經濟、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女性在這個世界上占了一半的組成,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們一樣可以有所成就,為國家社會奉獻一己之力。
  • 作為一家成立於美國的藝術團,神韻已經成為許多來自中國的傑出藝術家的新家園了,他們曾經因信仰而受到迫害。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其中兩位藝術家,舞蹈編導古緣和琵琶演奏員梁玉的故事。
  • 出自於對大自然和野生動物的喜愛,印度一對夫婦在一個老虎保護區旁購買了幾十英畝的土地,讓老虎等野生動物有更多生活與繁衍的空間。這個善舉激勵了其他動物愛好者,成為他們仿效的模範。
  • 他是我的老朋友,但我不知他的來歷,甚至不知道他的本名,他說叫他「禹海」,現在也可以叫他「巴尼度」,是一位布農婆婆為他取的名字,意思是一株又圓又直的大樹。
  • 蔡竺欣強調:風水可以對人起作用,但不起絕對作用。它的奧妙之處在於,不好的風水對長期積德行善者不起做用。反之,好的風水對強取敗德者也不起做用。
  • 王碧枝
    經過半世紀的歷練,王碧枝深深體會,人生中不論遇到好事或不好事,都是培養能力與成長的好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