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查丹瑪斯對當今時代的準確預言(48)

明言
font print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第6紀第77首

英文:
Through the fraudulent victory of the deceived,
Two fleets one, German revolt:
The chief murdered and his son in the tent,
Florence and Imola pursued into Romania

中文舊譯:
自被欺騙者的虛假的勝利
一國之中出現兩支艦隊
德意志的叛亂 蓬勃浩蕩
首領被戳 子嗣隱於鄉間
又被逐至羅馬尼亞

中文新譯:
被欺騙的虛假勝利,
一國之中出現兩個艦隊,
德意志最終反抗;
首腦被殺,他的兒子在帳篷裡,
佛羅倫薩和伊芙娜追入了羅馬尼亞。

這首詩預言了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東歐劇變中,東德和羅馬尼亞劇變的情形,這兩個地名在詩中都直接被提及。

本詩前兩句是關於東德的預言,其中「被欺騙的虛假勝利,一國之中出現兩個艦隊」,預言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表面上德國人民被協約國從納粹統治中解救了出來,但是對於德國東部在蘇軍占領下的人民而言,是「被欺騙的虛假勝利」,他們從納粹的統治出來後又落進了蘇聯的魔爪,蘇聯的軍隊在占領地大肆掠奪財物,有上百萬的德國婦女被蘇軍強姦;不僅如此,蘇聯在其占領的東歐地區強迫各國建立了親蘇的政權,成立了東歐集團,和西歐國家和美國進行了長期的冷戰,德國被分裂為東德和西德兩部分,使得「一國之中出現兩個艦隊」。關於東德的產生,第6紀第44首,也有相關的預言。

然而東德人民憎恨蘇聯的殘暴統治,許多東德人投奔自由西德,於是東德樹立起了分隔東西的柏林牆,但在其後的幾十年裡,許多東德人依然冒着生命危險逃離東德。直到1989年,東歐的形勢發生了變化,東德放寬了對公民出境的管制,結果出現了東德歷史上第三次逃亡熱潮;1989年,從東德逃往西德的人民多達三十四萬人。同時東德各大城市包括萊比錫、德累斯頓、波茨坦、馬格德堡、耶拿等地爆發不同規模的抗議示威,1989年11月4日東柏林爆發50萬人參與的大遊行,6日萊比錫50萬市民上街遊行。在強大的壓力下,東德政府於11月7日宣布集體辭職,9日民主德國宣布其公民無需申報特殊理由即可辦理護照,東德居民獲得遷徙的自由,不久東德居民開始翻越柏林牆前往西德,此後曾經令人恐懼的柏林牆形同虛設,兩德居民實現了自由遷移,東德的民主化開始,東德解體了。12月1日東德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完成了劇變。1990年3月18日,東德大選,東德基民盟和東德社民黨成立了聯合政府,5月18日東德新政府決定東德與西德合併,德國邁向了統一。

本詩後兩句「首腦被殺,他的兒子在帳篷裡,佛羅倫薩和伊芙娜追入了羅馬尼亞」,預言了東歐另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羅馬尼亞在1989年發生劇變。

1989年末,東歐大陸的動蕩波及到了羅馬尼亞,12月15日,羅馬尼亞邊境城市蒂米什瓦拉,發生了群眾示威,12月17日萬餘名「蒂米什瓦拉」民眾舉行遊行示威,反抗暴政,當天有二十四人被殺害。12月20日,示威群眾繼續抗議,人數增加到五萬,是日有數千人遭到殺害。日後,在市郊發現三處墳墓,挖掘出屍體四千五百具。隨後遊行示威逐步向羅馬尼亞全國蔓延,以至首都布加勒斯特。12月22日,軍方在全國人民示威的壓力下表態:不再向人民開槍。與此同時,反對派成立「救國陣線」,宣布接管羅政府一切權力。同日,羅馬尼亞獨裁者齊奧塞斯庫夫婦在逃亡途中被群眾認出,旋即被捕。25日,齊氏夫婦被解押至一座簡陋軍營。經「特別軍事法庭」數小時審判後,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齊奧塞斯庫被殺時他的子女也被捕,其中他的小兒子,曾經擔任羅馬尼亞共青團書記的尼庫被關押多年後於1996年8月因肝病去世。所以預言中說「首腦被殺,他的兒子在帳篷裡」。

至於最後一句,「佛羅倫薩和伊芙娜」都是意大利的城市,位於意大利中北部的東西兩面,這裡代表西方自由國家的民主自由制度,意思是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最終「追入了羅馬尼亞」,暴政終於垮台。

以前,人們認為此詩預言十六、十七世紀裡風起雲湧的反對皇帝特權的鬥爭,他們認為詩的最末一行的「羅馬尼亞」是「羅馬之地」,並非現在的羅馬尼亞國家。從這一句的解釋足可看出,這種解釋遠不如上述的解釋恰當、充分。(待續)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