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環保 布袋兄弟堅持生態養殖

font print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北報導)堅持維護生存環境,儘管沒賺錢硬是要從事漁業生態養殖,嘉義縣布袋鎮的邱經堯、邱健程兩兄弟,民國90年接下父母經營近30年的3公頃魚塭。11年來借錢租地擴大魚塭面積到27.6公頃,共有6區47個生態養殖魚池。

弟弟邱健程從小跟在父母身邊養魚,父親走後,大學畢業的哥哥邱經堯放下手上工作,回到家鄉跟弟弟與母親一起,繼續經營父親留下的魚塭。

愛護環境 甘願做傻子

由於生態養殖對環境最友善,即使沒賺錢還是願意做傻子。邱經堯表示,生態共生混養的古老養殖方法,既保護地球、又保護消費者,採生態養殖的中低密度 養殖,比集約式養殖需要更廣大土地;一開始投資大,還借錢租地無法賺錢。別人集約式養殖6至7公頃地就有漁獲5至6萬斤;而他們去年27.6公頃魚池才收 4萬5千斤漁獲,還被同業笑傻。

邱家原來的魚塭是集約式養殖池,養殖密度高,魚類容易生病,需要投藥控制養殖環境無病毒,一連串惡性循環,讓兄弟倆體悟,一切從改善空間著手。邱經 堯說,他們決定採取最低密度養殖,混養4到5種魚,形成食物鏈。魚活得健康根本不用施藥,以水車打氧氣提高水中含氧量,漁獲量可提高到6至10倍。

多樣性養殖增加收入

將魚塭回歸自然,建立魚塭裡的生態平衡,保留魚塭旁邊的野草,不但能保護坡堤還能擋風、保持魚池溫度。邱家的魚塭進入生態養殖後,11年來省了化學 藥物、抗生素、生長激素、酵素、菌類的費用。池中的藻類行光合作用增加氧氣,又是虱目魚的糧食,而蝦子吃虱目魚的殘餌又可淨化魚池水質。連魚池周圍長出的 草都可割下餵草魚。魚池岸邊長出的草還可養羊。多樣性養殖增加了收入,其中蝦子的收入最多。

但是目前需要突破野狗追逐羊兒的問題。因為常有羊兒被狗追到掉入魚池,放羊吃草只維持了半年,現在羊在魚塭邊吃完草悠閒的在樹蔭下休息的景象不再。邱家仍計畫養大隻的羊,問題應該可以迎刃而解。

每年6月至次年的1月是邱家最忙碌的時間,出貨前要經過德國TUV杜夫萊茵、SGS或政府核可的檢驗單位檢驗,通過檢查才出貨。邱家兄弟的努力獲得農委會漁業署雙認證──優良養殖場及產銷履歷認證。目前供貨給主婦聯盟,棉花田生機園地,以及6家小通路商。

其實賺大錢不是邱家兄弟追求的最高人生目標,鄉下晚上鳥聲、蟲聲及蛙聲交織成的悠閒寧靜的自然環境,讓他們覺得比居住在都市的人更幸福。◇

(責任編輯:敏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體驗阿美族傳統竹筏、品嚐原住民風味餐,華信航空和旅行社攜手推動台東人文、生態之旅,為今年的暑假旅遊旺季,揭開序幕。
  • 一片片黃色的金雀花是溫哥華島上無處不見的美景,不過由於金雀花蔓延迅速、易燃、攻擊性大等特徵,抑制了本地植被的生長。專家建議,市民們盡早剷除。
  • 海水溫度上升直接破壞了2,900種珊瑚礁的生態;及1,500種仰賴這些珊瑚礁生長的魚類;並波及134種鯊魚及魟魚這些食物鏈上游的大型魚類;還有30種像鯨魚或海豚這類海洋哺乳動物;甚至連累了23種海蛇或海龜這類冷血海洋爬蟲類動物的生態。
  • 就讀於彰化縣崙雅國小的8位六年級學生,以關懷社區生態保育為主題,透過八卦山脈保育協會的協助,設計出主題為「甲面騎士、保育自然」的中、英文網頁,並榮獲2012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地方社團族群類金奬。
  • 追求居住空間正義的議題受到關注,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今天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追求空間正義時,要將生態環境正義列為優先,同時兼顧文化資源正義及人本關懷正義。
  • 台灣鐵路管理局曾利用淘汰的老火車廢鐵,製成數尊鐵甲武士,是車站的裝置藝術。台鐵新左營站最近利用環保材質,打造了真人可以穿戴的武士裝,9日將與旅客見面並互動。
  • 總統馬英九在臉書說,今天是世界環境日。外國朋友來台,發現做環保已成「全民共識」,是另類的「台灣奇蹟」,盼繼續努力,讓「環保」成為人情味外,另一個令人驚豔的特產。
  • 針對內政部長李鴻源指稱要挑戰環團,沒有從環保立場支持油電雙漲議題。環保團體今天回應,「李鴻源部長,我們接受你的挑戰,別用環保當電價調漲的遮羞布。」
  • 【大紀元6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8日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天表示,繪製首幅「台灣海岸生態地圖計劃」,把全台灣近1600公里海岸線的地形景觀與生態特色,詳實標記,作為環境教育教材使用,供大家索取使用。
  • 賈賈普爾縣(Jajpur)位於印度東部的奧里薩邦。在過去75年來,該縣一名男子一直在樹下義務教導兒童讀書和識字,而且風雨無阻、從未間斷。他致力於教學的熱情與精神感動了人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