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教育投資 中印追趕美國競爭力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9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近日公布了一份報告,這份「真正重要的競賽:比較美國、中國和印度在下一代勞動力上的投資」的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在教育上的投資正被中國和印度急起直追,未來值得關注。

該報告估計,「到2030年,中國將有2億名大學畢業生,超過美國的總勞動力」,此外,到2020年,95%的中國青年受過9年義務教育,相當於1.65億名學生,高於美國的勞動人口。「到2017年,印度將有2000萬人是高中畢業,是美國的5倍。」

報告也說,2000至2008年間,中國有114萬人畢業於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科系;美國則是49萬6,000人。

下一代中心(Center for the Next Generation)的兒童和家庭計劃主任奧利瑞(Ann O’Lear)表示,美國在教育上的人均支出還是高於印度或中國,不過仍然必須關注。

多數印度和中國的高中畢業生會繼續上大學,不過美國只有將近50%的比例。中印的許多大學生是取得科學、技術、工程或數學學位。

奧利瑞認為,要與這些來自中國、印度和其他國家的專業技術畢業生競爭,美國必須在師資培訓上進行投資,並提供高中生工作體驗和實習經驗的機會。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曼昆(Gregory Mankiw)就曾經指出,在美國這些先進國家,人力資本的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正面效果是實物投資的3倍。而兒童早期發展和學習的教育投資又特別重要。諾貝爾經濟學家赫克曼(James Heckman)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育嬰和兒童早期教育計劃的投資報酬最終會高於任何的金融資產投資。

這份報告把中國和印度的孩子視為對美國競爭力的威脅,聽起來似乎有悖常理。畢竟,美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美國對教育的投資更高,提供更多高質量的醫療,而且貧富不均遠不如這些亞洲強權嚴重。

不過,最近幾年美國的領先幅度開始停滯,甚至在2007-2009年經濟蕭條之前就已經出現,而且教育程度和成就差距與收入和種族之間的關係變得更根深蒂固。

當然,中國也面臨巨大的挑戰,包括日益嚴重的貧富不均和低劣的教育質量,以及農村和民工人口的就學問題。

(責任編輯﹕白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529教育投資存款計劃是許多美國家庭為自己的孩子將來上大學而準備的學費。此次的金融風暴也使家長們的這一免稅投資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
  •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希望採訪報導)中國社科院的最新報告透露,中國實際公共教育投入僅佔GDP的2.4%,比印度還低,僅相當於美國的一半。
  • 奧巴馬總統此行前來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正式推出白宮稱為「教育月」的一系列活動,總統在這裡討論了教育投資方面的問題。總統說,美國經濟的未來在於投資教育,培養「高技能」的工人,他希望全國人民都來維護教師的地位。
  • 【大紀元2012年08月30日訊】(自由亞洲電台)中國的上學難問題多年來持續不解。學齡兒童的父母們每到開學之際,為了使孩子能進入「熱點學校」而向學校負責人求情,甚至在學校門口通宵排隊。
  • 【大紀元8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馮昭台北30日電)萬事達卡國際組織今天公布2012年「消費者購買傾向調查-教育」,台灣家長在教育投資的排名,連續兩年為兩岸三地之冠。
  • (大紀元記者朱稚清台灣台北報導)萬事達卡國際組織今(30)日公布最新亞太地區「消費者購買傾向調查-教育」發現,2012年台灣家長每月子女教育花費及儲蓄的經費,占收入的比例分別是15%及17%,連續2年高居兩岸三地之冠。
  • 「加州教育的未來」論壇週四(30日)在加州公共政策學院舉行,州教育總監(California’s State superintend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妥拉克森(Tom Torlakson)敦促與會者大力支持增稅提案,他說::「教育不是稅收的重新分配,而是一種投資。」否則加州的下一代將出現困難。
  • 躺平就可以賺錢的特殊實驗,計劃時長6週,為什麼卻沒人能堅持超過一週?自由對於生命來說到底有多重要?結果令人難以置信。
  • 住校是很多剛上大學的孩子人生中一件大事,這很可能是他們第一次長時間離開家。他們可能會欣然迎接新的獨立生活,也可能會對自我管理自己的生活感到焦慮。
  • 世界的許多行業中,創新和自動化無處不在,它們在奇蹟般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就是越來越多的勞動力被機器人取代,人們不得不接受再培訓或進入另一個領域。為了應對這些變化,大多數人傾向於重回校園深造,而不是考慮其他選擇。雖然重返學校可能會有所幫助,但您還可以考慮學習如何進行自我教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