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藝術師──修辭】4 引用法

作者:廖文毅(台灣/ 國小教師)
font print 人氣: 3286
【字號】    
   標籤: tags:

語文中,引用別人的話、典故或俗語,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或增加文章的說服力,叫作引用。一般常用的引用法可分為:

1.明引:明白指出所引的話出自於什麼人。教師布題:胡適先生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就是希望我們先努力付出,最後才有收穫的喜悅。學生林馨慈的習作:「有句話說『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就是積沙成塔,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意思。」

2.暗用:引用時沒有指明出處。例如:教師布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我們必須即時行孝。江靜怡的習作:「俗話說『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就是說多讀書可以改變氣質,獲得寶貴的知識。」

「引用法」是利用一般人對大眾意見的尊重與對權威的崇拜,來增加自己言論的說服力,達到使人信服的目的。平日閱讀時就可以多加摘記名人佳句,日後寫作遇到相關題材,就可以從自己的記憶寶庫裡提領活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修辭學」是作文裡最重要的加分元素之一,它的功用就像菜餚裡的調味料一樣,是學習作文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提升語文能力的不二法門,好好練習,作文肯定會增色不少。
  • 文章中,將描寫對象的人或物,轉換它原來的本性,擬化成另一種與原來本性完全不相同的物或人,這種修辭方法稱為轉化,又稱為「比擬」。一般常用的轉化法可分為:
  • 講話行文中,將平敘的語氣轉變為詢問語氣,以吸引聽眾或讀者注意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設問法。一般常用的設問法可分為:
  • 寫作是一項包含許多動態內容的活動。孩子必須先將詞彙、語法和思緒結合在一起,然後再依靠手寫或鍵入單詞來完成。這就是為什麼孩子需要足夠的練習和廣泛的語言接觸,才能培養出較強的寫作能力。年紀小的學生不可能一坐下來就寫出完美的文章,他們也需要學習修改的藝術。
  • 在生活的不同階段,寫作能力都會派上用場,這也是為什麼必須磨練這些技巧的原因。那麼作為父母,如何幫助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呢?以下是六個循序漸進的步驟。
  • 當你的孩子開始寫作時,你會看到什麼?潦草的字跡還是錯別字?或是望著窗外發呆、一個字也沒寫?這些寫作困難很常見。有的孩子寫作能力提高很快,有的則需要更長的時間,還有的則需要更多的寫作幫助和指導。
  • 本文以探尋「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作為主軸展開。全文充分呈現了對負擔的探索過程,將困惑、自覺、發現的過程落筆成文,有意識地探索苦痛表象的成因,是一篇深刻的文章。
  • 在少子化的影響下,老年人口照護是愈來愈切身的議題。讓我們進一步設身處地思考,一個逐漸老去的個體該如何面對人生呢?
  • 「網路」是種工具媒介,以此作為平台、紐帶,連結形形色色的人際關係。作為「使用者」的我們,有權決定「接收」和「發送」的參與比例。也就是說,我們不只是「被」網路影響的一方,也是參與、影響他人的關鍵力量。
  • 我們將一起探討網路時代下的冷漠與犯罪,訓練判讀表格的能力,並學習打磨立意高度、理解深化論述的方法,藉此提高論述品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