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論教育——「我們對孩子們過於好了!」

溫婧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溫婧編譯報導) 「我們對孩子們過於好了。」—— 伊恩•亞森(Ian Yorston),英國牛津郡(Oxfordshire)拉德利學院(Radley College)的數字戰略總監。他在英國王家空軍(RAF)工作了十年。

他說,我認為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們如何失敗,讓他們失敗,然後看他們會如何做。

「如果你沒有時不時不斷地失敗一下,你肯定沒有嚐試任何獨特的創新。」—— 伍迪•艾倫(Woody Allen),美國電影導演、編劇、演員、喜劇演員、作家、劇作家和音樂家。

我們都知道我們正進入一個新經濟時代,一個更具挑戰和不確定性的時代。摩爾定律(即可以被放置在一個電路的晶體管數量大約會每兩年增加一倍)和「數字泰勒」(推動創新的現代勞動力生產線方式)都顯示了對學生就業前景造成令人信服的威脅。並且,我們知道,如果學生們想要克服這些障礙,他們需要更賦予想像力和創造力。

德裔火箭專家沃納•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說:「在你犯了6萬5千個錯誤之後,才有資格製造火箭。」

我們都知道擁有一切的人並不一定快樂,無所失的人可能獲得一切。我們也知道當你賽跑時落在後面,情況對你不利時,你會更加努力,最終達到更高水平。

「所謂成功,就是不停地經歷失敗,並且始終保持熱情。」—— 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

我們知道勞苦貧窮窘困的人群通過奮鬥獲得自由呼吸的機會;我們還知道那些被逼到牆角的人會更勇猛的搏鬥;等等等等。

我們對孩子們過於好了,我們過去並不是這樣的。湯姆•布朗和霧都孤兒都不是在安逸環境下長大的。(湯姆•布朗是美國博物學家、野獸追蹤人、求生專家和多本書籍的作者。)

教育以一種無益的方式在逐漸變得溫柔。

孩子們從最先開始的避免恐懼感、無安全感、甚至更進一步…… 太過依賴於成年人、老師、家長、科技、框架和規格說明……

我們需要找到新方法使我們的孩子們經歷失敗。我們需要往後退一步、放放手、少給他們一些幫助。

當然,我們的學生不會總是喜歡這種方式。但我感到他們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會學到更多。而且如果幸運,他們將學會如何成功。

法國作家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說:「試過嗎?失敗過嗎?沒關係。再試一次,再失敗一次,失敗得更好一點。」

(責任編輯:瑞木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於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人人總是有許多不同的立場。有些人對於自己的立場,總保護得很紮實,也就是堅守原則,但有時,太過堅守立場,或許變成固執,到顧人怨。如果可以變通一下,有個彈性的共同原則,才能製造雙贏的局面。
  • 人的可塑性很低,卻又常自以為是的教導孩子。其實跳脫來看,觀察整個場景,孩子的表情及表現,就是我們的翻版。好真實的照妖鏡啊!沒有人在當父母之前,就有經驗。所以父母照著自己父母的模式,繼續教導自己的孩子,卻忘了自己當初當孩子時,氣得七竅生煙的模樣。
  • 前幾天和同事一起去騎馬,因為我們都沒有騎馬經驗,所以馬場的工作人員給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培訓,如何讓馬停下,左轉、右轉等。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請相信你的馬,它們都是受過良好訓練的馬,它們知道自己再做什麼。」
  • 教育家史賓塞說:「教育孩子從尊重孩子開始;怎樣尊重孩子呢?問問自己你要別人怎樣尊重你,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你是惡魔,就會遇見惡魔;如果你是天使,那麼必然就會遇見天使了。
  • 有句老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句話非常正確,沒養過小孩的人很難有深刻的體會。另一句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就值得商榷,因為有很多父母對子女抱著或多或少的愧疚感,總想要孩子得到最好的,卻不知道該怎麼教養孩子才最恰當;還有些父母出發點是好的,最後卻把親子關係越搞越糟。
  • 我經常在課堂上跟學生演練「正反合」的思辨。譬如「快與慢」,「快」有什麼優點、缺點?「慢」有什麼優點、缺點?別人會有什麼感受?我們會有什麼感受?透過不斷正反合的思辨,與對感受的體悟,我們才會慢慢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什麼時候不該做什麼,而這就是相對的「對」與「錯」。
  • 原本男孩的活潑好動也算是天性,無可厚非,但是身為家長,最擔心的就是接到孩子頑皮後的結果──同學家長的電話投訴。
  • 畢業典禮後整理教室,發現阿杰將整疊媽媽寄給他的信,棄置在回收桶中。看來他還是無法原諒母親……
  • 「我長大以後要當媽媽。」當我詢問孩子未來志願時,三年級的小庭大聲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