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多以複雜語句與幼兒溝通 助腦力發展

葉淑貞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3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報導)一份發表在美國科學促進聯會會議上的最新研究表明,父母與嬰兒及幼兒說話的質與量,會透過建立關鍵的語言和詞彙的技巧,而影響青少年大腦的能力。該研究還發現,窮人家2歲小孩的詞彙能力落差(word gap)比富裕家庭孩子晚了6個月。

《每日郵電報》報導,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菲納德(Anne Fernald)解釋:「你將透過語言的方式構建寶寶的智能。幫助孩子學習新單詞是意義非凡的。」

家長在教導嬰孩學習語言時,最好連結單詞和其含義,讓小孩的大腦能專注於學習複雜話語中的意涵,例如大人可以這麼對小孩說:「讓我們把橘子連同香蕉、蘋果和葡萄放到碗裡去。」而不要用簡單的圖示和嬰兒語言對小孩說:「這裡有個橘子,那是一個碗。」

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霍夫(Erika Hoff)表示:「我給媽媽的建議是必須與妳的嬰兒交談。孩子們可以聽到大量他們的大腦不太懂的談話,但他們仍能從中受益。」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在孩子開始就讀幼兒園之前,來自中產階級或富裕家庭的孩子所聽過的詞彙比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同儕多出數百萬個,這會讓窮人家的孩子掌握較少的詞彙,並導致他們在學習準備上落後。菲納德說,某些衡量顯示,來自低收入家庭的5歲孩子,在語言發展上可能比同儕落後兩年,這是一個難以克服的成就差距。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儂貝(Kimberly Noble)醫生說,腦部掃描支持這個連結。她發現,兒童早期的經驗塑造了他們大腦形成的連接,而來自較高社會經濟背景的孩子,投入較多「神經空間」(neural real estate)到涉及語言發展的大腦區域。

菲納德在比較弱智的孩子如何處理他們聽到的語言時,發現這種詞彙的落差大約發生在18個月大時。在她的研究中,低所得家庭的小孩達到2歲熟練水平的時間比富裕家庭孩子晚6個月。

試想:「這隻貓咪在板凳上」這句話。如果孩子都知道「貓咪」這個詞,且其大腦識別這句話的速度夠快,那麼從上下文中就可猜到「板凳」的意義。但如果他辨別貓咪的速度緩慢,那麼「板凳」在他有機會學到之前就稍縱即逝了。

在實驗中,菲納德把錄音機藏入講西班牙語家庭的低所得家庭幼兒的T卹裡面,以確定他們整天聽到了甚麼。她發現,有一個孩子一天聽到超過12,000個童言童語的詞彙,而另一位則只聽到670個詞彙。她在報告中說,收到更多童言童語者處理語言更有效率,他們也會更快學會詞彙。

霍夫提醒,不僅交談的數量重要,質量也很重要。她研究學習雙語的家庭後發現,無論是哪種語言,當孩子與說母語的人學習時,他們有較好表現。換句話說,如果爸爸媽媽說西班牙語,但英語不流利,最好讓孩子在家裡先學習堅實基礎的西班牙語,然後到學校再學習英語。

菲納德在測試120個教導家長如何與娃娃們談話的課程是否有效的實驗中發現,招收低收入西班牙裔媽媽們的「跟我說西班牙語」(Habla Conmigo)課程大有可為。她說,接受了為期8週訓練的母親比對照組的母親,更會使用較高品質的語言跟他們的孩子說更多的話。在小孩兩歲生日時,他們的小孩掌握了更多的詞彙,處理語言的過程也比較快。

(責任編輯:張東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當今這個重IQ也重EQ的時代,相信沒有人會否定“溝通”的重要;然而想要孩子將來能成爲有效溝通的EQ高手,從小培養他擁有正確發音可就不容忽視了。

  • 兒子一歲半了,開始牙牙學語。有很多趣事:
  • 美國研究人員指出,在孩子出生後,父親同樣可能患抑鬱症,並且父親患抑鬱症後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
  • (中央社華盛頓12日法新電)「科學雜誌」(Science)今天公佈美國芝加哥大學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若孩童在和他人溝通時使用的手勢越多,在學校的表現也就越好。
  • 幼童愛學卡通人物說話,可要當心發音問題!許多孩子愛看卡通,而卡通人物誇張逗趣的說話方式,常成為小朋友的模仿對象,醫師提醒,兒童若長期學習不正確發音,久而久之成習慣,可能真會成為「大舌頭」,一位五歲男童,就是因為兩、三年來整天看電視學卡通人物講話,結果導致無法正常發音,說話含糊不清。
  • 自從1994年第一個網絡瀏覽器出現以來,互聯網極大地改變了全球通訊。即時接收訊息和電郵,傳播觀點和評論,使人們的交流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也對語言和寫作產生了影響。但是人們仍在辯論這些變化的範圍,辯論這些變化是好還是不好。 (LANGUAGE-INTERNET-20100129-83069217l)
  • 由悉尼大學進行的一項新研究成功地幫助語言能力低下的孩子克服困難,成效顯著。
  • (中央社加州聖地牙哥20日法新電)權威神經學家今天表示,透過歌唱的方法可以讓無法言語的中風病患恢復語言能力。
  • 當孩子咿咿呀呀開始學說話時,望子成龍的父母喜歡給孩子買教育性的影碟,想讓孩子早點開始學習,但這樣做不但沒好處,甚至還會有壞處。專家警告:給孩子看教育性影碟有損他們的語言技巧。
  • 不少美國大學的外籍碩博士生口音重,難以讓本地學生聽懂,因為有些大學和州政府已制訂規定,要求這些學生改善口語能力,否則不能擔任助教的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