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威登的傳奇(十四)

文/方慧
font print 人氣: 6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4年06月14日訊】今天路易•威登品牌無疑是法國乃至全世界的頂級皮件奢侈品。LV自問世以來,就孜孜不倦地追求精緻、品質、舒適的「旅行哲學」,雍容大方的設計歷經上百年,不僅沒有被時間所淘汰,反而成為時尚之經典。但是,您可曾知道這個輝煌的皮件帝國是由一個出生卑微的磨坊主的兒子和他的後代們一手打造的?現在讓我們追溯路易•威登的足跡,走進這個皮件帝國,探尋它具有無比魅力的秘密。

路易轉讓家族資產給兒子

在1878年巴黎世博會期間,21歲高大英俊的喬治•威登結識了16歲的美麗姑娘約瑟芬,兩人情投意合,次年夏天便訂婚了,並商定隔年11月舉行婚禮。

1880年秋,年近六十的路易•威登考慮著家族事業的未來,他當初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公司,為的是讓它長久不衰。而現在是重組公司,讓付諸一生心血的事業能夠持續發展。

誠如所有的重要時刻,在太太艾米莉的鼓勵下,路易做出了一個舉足輕重的決定:把家族公司轉讓給兒子喬治。1880年11月3日,在喬治婚禮的前兩天,路易夫婦和兒子喬治在公證人面前簽署了一份合約書,將公司、運輸工具和租賃契約轉讓給兒子,還包括一份顧客名單和專賣店裡的辦公設備清單,總額為六萬法郎。對一個23歲的年輕人來說,這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不過路易早有安排。其中的三萬法郎是路易夫婦送給兒子的結婚禮物,至於另外三萬法郎的支付方式,合約是這樣寫的:「八天內喬治付清一萬五千法郎,不計利息,其餘的一萬五千法郎需在明年的11月1日付清。」 但後人無從知曉喬治是否真的支付了這筆錢。

在喬治•威登的要求下,合約中出現這樣一個條文「路易•威登夫婦在現有資產所在地一千米方圓內,被禁止設立另外一個旅遊品公司和工廠」。這種條文在今天的商界已司空見慣,但出現在1880年的父子合約裡,實屬罕見。

回到阿尼埃爾的家中,路易夫婦和兒子舉杯共慶,父親終於覺得路易品牌能長青不朽了,而兒子則躍躍欲試,他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在一本記載家族成員出生和死亡的文獻中,他突然寫道:「1880年喬治•威登成為公司的掌管人。」

兩天後的11月5日,喬治迎娶約瑟芬,按照民法,新人和父母都要在結婚證書上填寫職業,路易仍然是「行李打理師」,而喬治是「旅遊用品製造商」。

路易•威登皮件

從1872年開始的廠房重整和擴建工程還未完工,原來只有28個工匠的作坊已日漸擴增。威登家族決定開發新產品,讓產品多樣化的時刻來臨了。喬治在日記中這樣敘述:「路易•威登先前未能顧及皮件製造,諸如皮包、皮箱等,但自從1880年把公司轉讓給兒子後,他便能花時間專精於設計和製造工藝。父子兩人負責在阿尼埃爾的廠房增建一個工作坊,專供皮件製造。」他還以第三人稱驕傲地寫道:「受過正式教育又講究時尚的23歲的喬治,在父親的協同下管理著公司。路易•威登依然把持著工廠的運作,而喬治的參與,無疑給工廠的發展增加了莫大的動力。」

路易把原先在廠房樓上的家住套房改成工作坊,而在工廠旁邊蓋兩棟寬敞明亮的洋房,一棟給兒子一家住,另一棟給自己和艾米莉住。兩代人一起工作和生活,約瑟芬試圖讓喬治明白她希望有私人空間,然而他們的日常生活由婆婆艾米莉掌管,白天工作又由公公路易監督著。

每個星期天午餐時分,在路易家寬大的餐廳裡,聚集了孩子們和朋友們,艾米莉操持著一切,但顯得越來越疲勞。19歲的約瑟芬靠在扶手椅中歎息著,她在婚後第二天就到丈夫喬治的專賣店裡幫忙,社交生活僅限於公婆的客廳,覺得很無聊。

奢侈品廣告的先驅

法國現代廣告是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以宣傳單形式出現的,稍後在報紙上出現商品廣告。到1840年廣告形式各異:商標圖形、撲克牌或折扇等。有的出版社在報紙上登廣告以推銷書籍。此後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廣告成了奧斯曼重建巴黎後的一大景觀。在1870年,各大百貨公司的牆上貼滿了各種商業廣告。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路易觀察到消費者日益增多,而報刊則是能接觸到最廣泛人群的媒體,儘管那時的商品廣告用詞很誇張,但他預測到廣告的功效。路易認為在雜誌中做插頁廣告是一種推銷新方法,讓人們瞭解他的行李箱,使他從其他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於是他在五十多種雜誌上登廣告,並很快獲得效益。路易可以算是奢侈品廣告的先驅,之後其它大品牌也紛紛模仿他。

第三代掌門人卡斯頓•威登的誕生

1882年威登一家遭受失去兩個親人的痛苦。2月7日,不滿六個月的喬治的女兒夭折了。艾米莉想要幫助兒子和兒媳度過這哀傷時期,可她自己也很虛弱。這年夏天眼看她體力不支,秋天便只能躺在病塌上了。11月5日,路易含淚在艾米莉身邊守了一夜,次日清晨四點,艾米莉的生命之燈熄滅了。路易悲痛欲絕,他握著艾米莉的手不放,28年來,這個堅強的女人陪伴他、支撐他和照顧他,他不願愛妻離開這個人世。路易沒有勇氣去死亡登記處,讓喬治代辦。

失去母親和女兒的喬治悲傷不已,他讓六神無主的自己鑽到工作中去,在日記中這樣概述:「抑或在家裏,抑或在店裡,對一切娛樂視而不見。」從這一刻起,父子倆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彼此扶持,但是沉湎在悲傷中不是威登的家風,他們憶起艾米莉的精神:在困難的時候,一定要朝前看。

1883年1月30日,喬治的兒子卡斯頓•威登出生了,這將是路易•威登品牌的第三代掌門人。路易對他第一個孫子的出生日期印象深刻,因為這天他們接到了東京政治家後籐像二郎的特殊訂單。喬治很想自己能親自負責這宗生意,他看到日本人對路易•威登行李箱感興趣而覺得興奮。

東方快車啟悟喬治

1883年10月,從巴黎駛往君士坦丁堡的東方快車開通了,從年輕時代就喜歡坐火車出遊的路易帶著喬治,去體驗6500公里為期兩週的豪華特快列車旅程。

在火車月台上,路易觀察旅客的職業:經理、工程師或政要們,他們穿著很考究,個個是穿深色西服、戴大禮帽和手套的紳士。路易和喬治知道這些是他們的客戶,或者是潛在的客戶,他們還認識其中的一部份人,路易與他們握手,並把兒子介紹給他們。

在火車鳴笛前的騷動中,路易走向行李車廂,饒有興緻地數著有幾個從他的專賣店裡買的條紋行李箱或灰色特里亞農行李箱。當時費加羅有一篇特別報導這樣描述:「行李車廂裡堆滿了行李,火車公司提供上門取行李並運至火車車廂的服務,我們一分鐘也不必操心。」路易想起四十年前,當他站在巴黎的火車月台上,曾夢想旅客提著他製造的行李箱而去世界的另一頭,如今夢想成真了。

路易讓喬治去打量一下東方快車的配置,快車上除了行李車廂外,還有兩節臥鋪車廂、一節餐館車廂和一節專門用來儲存備用品、冰櫃和酒櫃的車廂。還有一個淋浴浴室,就當時的標準是相當豪華舒適的。包廂設計得很高雅,每間能容納四個旅客,配有棉毯和床單。當列車徐徐離開月台時,旅客們紛紛探出頭去向送行的人告別…

東方快車之旅歸來,喬治心潮澎湃,他想離開,離開法國,去旅行,到國外去生活。他不想只做路易的兒子,而想成為他自己。妻子約瑟芬也支持他的想法。曾有一度他想用自己的名字成立屬於自己的公司,但不可能。於是他想去國外創業。

英國似乎是實現喬治理想的地方,因為他在那裏受過教育,瞭解她的文化。他想去大英帝國,在那裏他可以支配一切,從商業決定、政治傾向到文化愛好等方面。此時的喬治不願生活在他父親的陰影下,他在找尋自己的位置。然而父親會允許他遠走他鄉嗎?(待續)

(责任编辑:德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巴黎繁華的香榭麗捨大街上,離凱旋門不遠的一家店門前,顧客經常排起長龍等著進店購物,走出店門的那些膚色不同的顧客經常是手上拎著大大小小的購物包,上面都印有「LV」 字樣的圖案,這就是著名的路易威登旗艦店。近年來,這裡的中國顧客越來越多,他們也像一個多世紀前的王公貴族和名媛紳士一樣,對聲譽卓著的路易威登皮件情有獨鍾。
  • 在巴黎繁華的香榭麗捨大街上,離凱旋門不遠的一家店門前,顧客經常排起長龍等著進店購物,走出店門的那些膚色不同的顧客經常是手上拎著大大小小的購物包,上面都印有「LV」 字樣的圖案,這就是著名的路易威登旗艦店。近年來,這裡的中國顧客越來越多,他們也像一個多世紀前的王公貴族和名媛紳士一樣,對聲譽卓著的路易威登皮件情有獨鍾。
  • 見證歷史時刻 路易•威登在馬雷夏爾的木箱店裡幹了兩年後,就升為首席技師,這個新職位讓他整日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中徒步奔波。雖然路易•威登對政治不感興趣,但因為處在那個時代,還是身不由己地成為某些歷史時刻的見證人...
  • 走上創業之路1854年路易•威登與艾米莉結為秦晉之好,當時路易32歲,而艾米莉芳齡17。艾米莉雖然年輕,但很成熟,路易可以和她商討任何事。當路易求婚時,就告知了艾米莉他要開創自己的事業。如果此時的路易還有幾分猶豫的話,艾米莉則對她的丈夫充滿了信心。婚後三個月,艾米莉有身孕了,她堅信路易應該停止在馬雷夏爾的木箱店裡工作,自立門戶的時機到了,路易被說服了...
  • 改造巴黎拿破侖三世對後世的重要影響之一是改造巴黎,他重用意志堅強、具有強烈使命感的奧斯曼男爵對巴黎進行城市規劃,最終形成今日巴黎的建築風格和典雅氣派的城市景觀。奧斯曼精力充沛,事無鉅細,從海報亭、飲水池、路燈與燈桿、噴水池、坐椅等,都交代了尺寸、材料、配置的位置與原則,奧斯曼是把巴黎當作一個藝術品,從整體到細節都做了極其嚴謹的規劃...
  • 女士專用箱阿尼埃爾鎮的新廠房建成後,路易.威登也把住家蓋在旁邊。在路易的工廠裡當工匠,並非一件易事,他們必須持續不斷地適應路易推出的新款式的要求,達到路易制定的嚴苛的品質標準。工匠們學習如何釘楊木板條、如何在箱外粘貼帆布和在箱內鋪襯紅白條紋相間的帆布。路易是一個令人敬畏的老闆,他經常會給工匠臉色看,既不喜歡來自工匠們的挑戰也不願他們辭職,更不用說背叛了。
  • 王室貴族推動旅遊業當拿破侖三世的同母異父兄弟,莫赫尼公爵(le duc de Morny)在1860年創辦位於法國北部諾曼底地區多維爾(Deauville)海濱渡假勝地時,法國的旅遊業就此誕生了。拿破侖三世和歐仁妮王后對西南部的比亞里茨情有獨鍾,在那裏建造了一幢能眺望大西洋的以歐仁妮命名的豪華別墅。有時歐仁妮王后讓拿破侖三世一起去諾曼底做溫泉療養,帝王夫婦也喜愛維希(Vichy),在那裏蓋了一座具有第二帝國風格的「帝王小屋」,路易·威登的子孫們也曾住在鄰近的別墅裡。
  • 世博會獲獎1867年4月1日開幕的世界博覽會再度在巴黎舉辦,英國人和美國人都將參展,這給了路易一個征服全球的起步平台。當1860年英法簽署自由貿易條約,路易就料到要面對嚴峻的英國人的商業競爭,而背後商家必爭的是美國市場。美國是一片遼闊的淘金之地,隨著鐵路運輸的逐漸發達,熱愛出遊的美國人,需要大量的行李箱。對於美國這塊潛在且龐大的市場,路易更先知先覺於他同時代的法國工業家們。
  • 遠洋殖民地的行李箱
  • 路易被捲入普法戰爭1869年12月,歐仁妮皇后從埃及返回巴黎,一天下午,皇后親臨巴黎歌劇院施工現場,她驚奇地發現這座建築採用了色彩繽紛的大理石、瑪瑙,斑岩及褶邊裝飾,還有廊柱和大量的雕像,從中她能找到某種法國或意大利的藝術風格元素,但無法確定究竟是哪一種建築風格,於是她向巴黎歌劇院設計師查爾斯·加尼葉發問,年輕而富有才華的加尼葉給了皇后一個驚喜:「這是拿破侖三世建築風格!」這也是後人所稱的新巴洛克風格。然而此時拿破侖三世的法蘭西第二帝國快發出最後的歎息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