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怪異實則道行深 「懶殘」和尚不奉皇帝詔

文/周曉輝
雖然明瓚修行的道行深,但因為其言行怪異,所以很少有人推重他。(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206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唐朝有一位明瓚和尚,沒有人知道他俗家的姓氏和出生地。起初,他四處遊方,後來聽說普寂禪師在河南嵩山大傳禪法,明瓚就與很多修行人一樣來到了嵩山。雖然他修行的道行深,但因為其言行怪異,所以很少有人推重他。

天寶初年,明瓚又前往南嶽衡山,在衡岳寺擔任一名執役僧。他白天負責全寺的雜活,晚上就睡在牛棚中,寒來暑往二十年如一日,臉上從無倦色。

在眾僧勞作時,他動作悠閒懶散,即便被呵斥責罵,也毫無羞愧之意。此外,在吃飯時,他常常等大家都吃完後,將大家吃剩的飯菜都收到一個瓦罐裡,熱一熱後再吃。如此性情,再加上好吃殘食,人們就送了他一個綽號「懶殘」,而不叫他原來的法號了。

有一年,後來任宰相的李泌隱居在衡岳寺讀書。他暗中觀察懶殘的所為之後,判斷他絕非等閒之輩。一天深夜,他聽到懶殘高唱梵唄,其聲清越,響徹山谷。精通音律、能從音樂中聽出吉凶的李泌暗道:「師父唱經的聲音,先悽惋後喜悅,一定是被貶謫的仙人!」

於是,在離開寺廟前的一天半夜,李泌悄悄去拜謁懶殘和尚,並自報家門。正用撿來的牛糞燒火烤芋頭的懶殘仰天而唾,大聲呵斥道:「你這不是要害我麼!」可是不管和尚如何呵斥,李泌都十分恭敬,而且也並不分辯,只是不停地行拜禮。

過了一會兒,懶殘和尚從火中撥出芋頭,自顧自地吃了起來。良久才說:「你坐下吧。」然後又將吃剩下的那一半芋頭遞給了李泌。跪坐的李泌接過後並未嫌髒,而是吃了下去並表示感謝。

懶殘於是對他說:「你不要再多說什麼了,你將來可做十年宰相。」李泌拜謝後離去。其後果如懶殘所言,李泌當了十年的宰相。

《李泌出山圖》明人繪,首都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李泌出山圖》,明人繪,首都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過了一個月,地方刺史準備祭拜岳祠,命人在山上修了一條磴道。沒料到,半夜忽然狂風大作、雷雨交加,一座山峰崩塌,磴道被一塊巨石攔住。修磴道的民工牽來十頭牛,意圖將巨石拉走,但沒有成功;又以數百人喊著號子一起推,巨石還是紋絲不動。人們再也無計可施了。

正當人們一籌莫展之際,懶殘和尚出現了。他笑嘻嘻地說:「哪裡用得著這麼囉嗦,看我來把他移走。」眾人聽了哈哈大笑,因為沒人相信他會有這樣的本事。

在人們的鬨笑聲中,懶殘和尚跳到巨石上,用腳踩石頭,石頭便開始旋轉起來,繼而盤旋而下,聲若雷震。不一會兒,道路就暢通了。眾人目瞪口呆,懶殘聲名大噪,一郡上下都尊他為「至聖」,當地太守更是將他奉若神明。

德宗皇帝聽說懶殘的神蹟後,便派人請他進京。使者拿著皇帝的聖旨來到懶殘居住的地方,大聲喊「天子有詔」,讓他趕快出來接旨。此時的懶殘正在一堆牛糞火上烤芋頭吃,因為太過專心,鼻涕都垂到了胸口。使者見狀,勸他趕快把鼻涕擦一擦。懶殘卻說:「沒見我正忙著嗎?哪有工夫為你們這些俗人擦鼻涕!」使者最終沒能請得動懶殘。

俗世的紛擾,懶殘和尚並不喜歡,悄然乃懷去意。不久後,平日裡一向沒有動物騷擾的衡岳寺,突然寺外虎豹成群,還經常傷人,寺僧拿它們沒有辦法。懶殘便對眾僧說:「給我一個小竹杖,我可以把它們趕走。」眾僧道:「大石頭都能推走,驅趕虎豹應該也不成問題吧。」便給了懶殘一根竹杖,還都躡手躡腳地跟在懶殘和尚的後面,等著看他如何驅除虎豹。

誰知剛一出寺門,懶殘就被一隻老虎叼走了。從此,人們再也沒有見到過懶殘和尚,而寺廟周圍也不再有虎豹的蹤跡。大概懶殘和尚通過這種方式離開了人們的視線,或是另尋他處修行,或是業已得道成佛。

在衡山隱居時,懶殘曾自己編了一首歌,歌中唱到:「世間多事人,相趁渾不及。我不樂生天,亦不愛福田。飢來吃飯,困來即眠。愚人笑我,智乃知焉。不是痴鈍,本體如然。要去即去,要住即住……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澗長流。山雲當幕,夜月為鉤。臥藤蘿下,塊石枕頭。不朝天子,豈羨王侯。生死無慮,更復何憂。水月無形,我常只寧。萬法皆爾,本自無生。」

看透人生無常的懶殘和尚,唯留神蹟在人間。

參考資料:

《宋高僧傳》
《龍文鞭影》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 明萬曆年間,江南有書生翩翩少年,品高學博,其妻以端莊秀麗聞名於家鄉,見者無不驚為「天人」。有位女尼曾說其妻為天上仙女下凡,成婚八年後,當返回天上。八年後果然離世,書生思念不已,就立志尋仙訪道。
  • 杜子春,隋文帝年間人,從小落魄,家境貧寒,然心氣高傲,欲利益天下貧寒之士,愛好嗜酒遊玩,未幾家財散盡,投親友故知每每被拒。剛入冬,衣寒腹空,在長安城遊街竄巷,彷徨不知自己何去何從,面帶饑寒之色,長吁短歎於東市西門,有一老者問他:「君子何故歎息?」 杜子春表白心志,歎世態炎涼,老者明其志,贈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講述一位漁夫誤闖桃花源,眼見世外樂土,人們悠然自得。而在《逸史》裡也有這麼一段故事:兩名懷抱遁世隱居願望之士也誤入了世外之地……
  • 唐寅 高士圖
    李司倉回家後,買了牛隻,依約定來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卻怎麼也找不著之前上山的路徑了。李司倉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塵緣未斷,於是就返回長安去了。
  • 東方朔擁有許多異能,言行滑稽,在世間留下許多神跡傳說。李白《玉壺吟》詩中說「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漢宮臣子把東方朔視為「狂」者。東方朔則自稱隱士避世於朝廷,「所謂避世於朝廷間者」。
  • 明 沈周《廬山高》
    於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見神人了,就恭敬謝恩並請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說:吾乃三國時徐庶是也。於英聽後,驚駭無比,正要跪下拜謝,老翁就消失不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