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教養不同調?「三明治說話術」一招化解

作者: 黃瑽寧(小兒科醫師)

人氣 229

編者按:教養不同調的照顧者,有時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況是上一代長輩,甚至是保母。因此當教養多方不同調的時候,父母該怎麼辦呢?

夫妻、兩代教養不同調,怎麼辦?

本章到了尾聲,很多讀者可能心有戚戚焉,心想:「黃醫師,我很願意按照你說的這些方法來教養,可是家裡還有其他的照顧者,卻完全跟我不同調,該怎麼辦?」

教養不同調的照顧者,有時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況是上一代長輩,甚至是保母。然而,這些代養者對主要照顧者而言,又是非常重要的角色,畢竟現代孩子需要多位代養者,建立二至五人的依附關係。因此當教養不同調的時候,騎虎難下,父母該怎麼辦呢?

若能溝通,先私下溝通

當另一半管教孩子,不是用很正確的方法時,請一定要先忍住,不要直接在孩子面前發難制止。請放心,孩子的大腦也沒那麼脆弱,通常不至於被吼一次或罵一次,就一輩子產生陰影。我這裡有幾個原則跟大家分享。

確定孩子沒有肢體危險

比如說,面對有暴力傾向的家人要打小孩,或是喝醉酒的父親要給孩子「丟高高」……若是這種極端狀況,當然要立刻保護孩子的安全,強行抱走,甚至積極與社工單位聯絡。

避免直接介入阻止

若孩子沒有危險,而且管教孩子的人也愛孩子,就不要當場讓這位照顧者難堪。你可以選擇默不作聲,或者乾脆離開現場,以免控制不了脾氣。但如果場面已經快要失控,你可以溫柔接手,在雙方面前說點好話(例如:「爸爸愛你,所以對你特別嚴厲。」「兒子愛你,所以想在你面前說實話。」)像勸架一樣,先讓彼此冷靜下來。

用「三明治說話術」正面溝通

用「三明治說話術」正面溝通。(親子天下提供)

不論是和長輩或另一半溝通,指責一定會帶來傷害。因此,使用「三明治說話術」,雙方比較可能心平氣和的討論。

所謂「三明治說話術」,就是說話分三層,第一層先說好聽的話,第二層塞入想要溝通的事,第三層再包上好聽的話,就像三明治一樣(圖29.1)。

我常使用的第一層內容,是先肯定對方的付出是出於愛,並且表達感謝,像是這樣說:「媽媽,謝謝您照顧孫子,我看你們祖孫感情好,覺得孩子特別幸福,謝謝您的照顧,讓我在有事的時候,能沒有後顧之憂。」

就在對方樂得飄飄然時,第二層肉要來了:「我知道您擔心孩子太瘦小,所以吃飯時會追著孩子餵,想要他吃多一點。不過,黃瑽寧醫生的書說,孩子吃飯時如果壓力大,反而會抗拒吃飯,而且變得更挑食。書上還說,一邊吃飯一邊看平板電腦,會影響孩子的食欲,還會消化不良。書裡有一些讓孩子減少吃飯壓力的方法,您可以試試看!」

這時氣氛可能有點僵,趕緊上第三層:「我上次看到您在聽線上課程,才在跟老公讚歎,說媽媽真跟得上時代,願意不斷接受新知識,我們真的要好好跟您學習呢!」

當然,我不敢說「三明治說話術」絕對有效,因為行為習慣的改變,對多數人來說是很困難的。但至少這樣溝通,家人之間比較不會傷感情,減少因為互相指責造成的裂痕,是值得一試的好方法,提供給各位參考!

別為其他大人的錯誤而懲罰孩子

若能讓所有照顧者,都使用一致的教養風格,這樣當然是最好,但根據我的經驗,這樣的期望值幾乎是零。既然如此,面對無法溝通的教養歧異,為了家庭和諧,還是就算了吧!不需要強迫另一位照顧者和你完全一致。

很多家長會擔心的問:「黃醫師,可是這樣教養不一致,我的孩子會不會被寵壞?」答案是「不會」,只要反求諸己,讓自己扮演孩子最好的依附對象,這樣就可以了。

孩子很聰明,他們大腦有內建「雙面人」模式,可以摸清不同大人的規矩。比如說,孩子知道媽媽這個人有原則,說話溫柔而堅定,就知道與媽媽相處時,要怎麼表現比較適當;爸爸情緒常大起大落,他們就懂得察言觀色,等爸爸情緒好的時候,才去找他玩;奶奶完全沒有原則,所以可以予取予求,成天欺負她。

每個成年人,都要各自為自己跟孩子的互動模式負責。孩子如果尊重你,表示在他們眼中,你值得被尊重。一個老是被孩子騎在頭上的大人,理論上要自己為這互動模式負責,我們不需要為了他的無能,反過來去懲罰自己的小孩。

那些喜歡討好小孩、寵小孩的其他照顧者,就任他去吧!他們不是主要照顧者,也不是主要依附關係的建立者,影響力不大,孩子只有在他們面前,才會變成另一種樣子。

只要你不因其他大人的錯誤而懲罰孩子,孩子與你在一起時,還是能享受最安全的依附關係。比如說,孩子不可以吃零食,卻被長輩偷偷塞糖果,事後你發現了,反而去罵小孩:「我不是早就告訴你,不可以吃糖果!你要說『謝.謝.我.不.吃』,不是教過好幾遍了?」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清楚,這明明是長輩的問題啊!他用錯誤的方法表達自己愛孩子的心,你卻去責罵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和你愈來愈疏離。孩子的心裡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在媽媽面前明明沒犯錯,她卻為別人的事情處罰我。只要看到媽媽,就肯定沒好事,所以我最討厭看到媽媽。」

有清楚的原則,態度溫柔而堅定的家長,長期下來,反而會成為孩子最尊敬、最有安全感的依附對象。

家和萬事興

與孩子單獨相處時,只要你能確定,自己正給予孩子一個安全的依附關係,並堅守本書所建議的規則,這樣就可以了。至於孩子與另一位大人單獨相處時,他想用什麼相處模式,若沒有安全疑慮,我們就不過問。

唯一需要討論的,是三人都在場的情形。我、另一位大人、孩子都在,這樣要聽誰的呢?比如說,媽媽堅持不給孩子吃零食,老公卻不在意,那麼三人一起出去玩的時候,是使用媽媽模式,還是爸爸模式?這是唯一需要達成的共識,只要能訂出明確的規則,那就天下太平。

萬一最後討論的結果,是使用爸爸模式,那麼當孩子大口吃零食的時候,要讓孩子清楚知道,這是爸爸在才有的模式,如果只有媽媽和孩子,還是回到媽媽模式。這就是「家和萬事興」的法則。

當然,你的孩子下次可能會忘記,或是想要試探你,問問看可不可以吃糖果,踩踩你的底線。但只要溫柔而堅定的,把界線劃清楚,久而久之他就會放棄了。

放心!孩子不會恨你的,因為溫柔而堅定的大人,會讓他更有安全感。將來真有需要的時候,孩子會來找你幫忙、問你意見、找你訴苦、和你談心。他不太會去找沒原則的照顧者,因為他知道,沒原則的人,大概也不值得信任。

不過這有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讓孩子懼怕你」。一旦有了懼怕,所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毀了。

(網站專文,禁止轉載)

(本文摘編自《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黃瑽寧陪你正向育兒,用科學實證打造幸福感家庭》,親子天下提供)

書封。(親子天下提供)

●童年情感遭父母忽視導致的15大心理影響

●情感虐待引發孩童憂鬱、恐慌 影響一生(1)

●情感虐待引發孩童憂鬱、恐慌 影響一生(2)

責任編輯:曾臻

相關新聞
親子疏離?這些情感虐待父母無意間都常做
情感忽視與虐待傷害很深  極容易毀掉孩子
父母必看 三招可建立堅不可摧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漸行漸遠 身為父母「批評適可而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