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文化漫談:讀《西遊記》有感

font print 人氣: 48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11日訊】古典名著《西遊記》以唐三藏師徒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揭示了一個修煉人的修煉歷程。書中一人一事暗藏玄機,看似虛幻,實有所指,師徒四人,各個寓意不同。

唐三藏:寓修煉主體、修煉者。

豬八戒:寓“貪”,影響人心性水準的執著心之一種,具體指:為財之心、好色之心、口欲之心、妒嫉之心等,佛教“八戒”之內容,修煉者日常功課。

孫悟空 :寓:“嗔”,影響人心性境界的執著心之另一種,具體指:顯示心、爭鬥心、歡喜心、自負心等,悟“空”破之,此類人心強悍,無我才能破之。

沙悟淨:寓“癡”,影響人心性層次的執著心之又一種,具體指:執迷不悟、愚頑之心、不開竅等等,塵迷慧心,悟“淨”世塵一除,智慧頓現。

取經路上八十一難都有所指,例如:
眾魔要吃唐僧肉,寓:修煉者另外空間的債主,魔恨不能食其肉以解其恨,氾指修煉之險、魔難之多。

唐僧屢次趕走悟空,幾次險些命喪魔口,寓:以常人之心對待修煉中的魔難或錯將“好心”當“慈悲”,只能造成難以逾越的死關。

每當戰勝“妖魔”悟空要“棒殺”時,就有仙佛前來,原來“妖魔”都是“某仙”“某佛”的童子或坐騎。寓:修煉中一人一事一難都是覺者具體的安排。

悟空屢次脫險的三大法寶:“定身法”、“瞌睡法”、“縮身法”也被大法弟子廣泛使用。
不一一例舉。

《西遊記》的重頭戲在書後唐僧師徒經歷的最後兩關中。師徒經庫取經時被羅漢索要錢財,不給,找佛祖理論。佛祖笑曰:眾比丘聖僧給舍衛國趙長老將此經誦了一遍,討得三升米粒黃金,我還覺得賣便宜了,叫後代子孫無錢用雲雲。護短。師徒討得經書,途中落水,發覺經書是假的,……直到唐僧舍了唐王贈缽,八戒舍了耳中藏金才討得真經滿載而歸。

書中此一段文字為《西遊記》全書之精華,後人不解卻被用來作為嘲諷、打擊佛教之口實。

羅漢討錢寓:不舍盡不得真經;佛祖戲言寓:修煉中不要怕失的多,不失不得,多失多得;發現經書是假是不舍盡不得真法的體現;唐僧舍缽寓:舍去最後的情;八戒舍耳中金寓:去一切為錢為物之心。

《轉法輪》中講:“……整個人的修煉過程就是不斷地去人的執著心的過程。”只是越到最後,執著心隱藏越深,越難去之。想那師徒四人,苦頭吃盡,可謂九死一生,見到如來後,滿懷希望之際有此遭遇,如果沒有對佛法的根本正信,有一絲一毫的人心不放,都將前功盡棄。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改自明慧網 http://www.minghui.ca/(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鹿鼎記》的風流主角韋小寶、《西遊記》的木訥大師唐三藏、叱戰場的歷史名將穆桂英、游龍戲鳳的正德皇……各式各樣的飄色,風頭昨日都給一台「挑撥離間」飄色比了下去,而「挑撥離間」的兩名主人翁正是剛退休的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及全國政協常委徐四民。
  • 正當政務司司長曾蔭權率領大批富豪逍遙自在地欣賞祖國西部風光之際,六百萬香港市民生活的家園卻烏雲蓋頂,前景暗淡。港府昨公布今年首季經濟數據,本港經濟增長顯著放緩,只錄得百分之二點五,遠較去年第四季的百分之六點九為低。圖為:曾蔭權率領大批富豪西遊「開拓商機」。
  • 歷時一個月的台北兒童藝術節,今天晚上七時在大安森林公園兒童遊戲區表演廣場舉行偶戲三部曲閉幕式,由亦宛然布袋戲大師李傳燦領軍,以罕見的京劇、皮影戲與掌中戲三部曲方式,同台演出西遊記。市府文化局歡迎大家前往觀賞。
  • ﹁挫折是山頭,跨過了才能成長。﹂京劇名角朱陸豪回首多年學戲、成長的過程,覺得其實這些磨練和挫折讓自己練就不怕苦,執著的個性,也因此才能讓現在的他能在京劇、甚至電視界受到歡迎,尤其他演出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角色,更是國際各大知名藝術節中指定要看的節目。
  • 《西遊記》裡的海龍王出現的時候,海面會發出閃閃金光,蝦兵蟹將前呼後擁……最近,在東興市金灘,當地人驚奇的發現,這裡的海面發出像神話故事描述的奇異光芒。
  • 北宋初年,在益津關一地(現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將楊延昭成功運用「火牛陣」大敗韓昌的五萬鐵甲騎兵,重現了這場經典戰役。
  • 鐵甲騎兵,是騎士與戰馬都穿著堅固鐵甲的兵種。他們同時具備極高的防禦與攻擊能力,主要用以前線衝鋒擊破步兵之方陣,在東西方戰史上都有過輝煌戰果的紀錄。在北宋時期的遼國也有著這樣一支精銳部隊,一度讓宋軍陷入苦戰,但這支部隊最後是如何被打敗的呢?這便是在河北當地流傳千年的楊門女將大破鐵甲騎兵的傳說......
  • 傳說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縣城的南門外就有一個。「海眼」有龍、各種神獸或神靈鎮守,不能輕易移動、打開,否則海水就會倒灌陸地,形成洪水災害,江陵城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 唐總督只信鬼話勘案,不重證據,差點造成一樁冤案;而江蘇司郎中紀容舒與刑部主事余文儀,雖遇奇事,仍盡忠職守,詳實勘查案件,最後讓一樁沉冤得以昭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