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之無奈

德樂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17日訊】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化 使華人聰慧,應變能力強。祖輩相傳的烹飪技術,使華人無論身處何方,只要有操刀掌勺的機會,做出的菜就能贏得一片喝彩,可無意中也使我們自己在吃西餐的問題上變得嬌嫩起來。只需吃上三、五天西餐,就胃口大減,人也變得無精打睬,象被霜打了一樣。

最初知道華人受不了吃西餐是從一位同事那兒聽說的。她第一次去歐洲出差,坐在飛機上,看見一位男同胞吃飯時,掏出一包五香花生米來就著吃,很看不慣,心想:牛氣什麽呀!不就多吃過幾頓西餐嗎,就變得這麽挑剔起來了?可等她自己兩個月後飛回中國時,飛機上的飯吃在嘴裏,卡在脖子那兒,怎麽也咽不下去了,真想有幾粒平時看著不起眼的五香花生米來開開胃!

有類似經歷的人都知道,華人怵頭吃西餐不是個小事,也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能改得了的什麽毛病。對我們來說,吃西餐多少有一種萬般無奈地在承受一種什麽莫明其妙的痛苦。我們心裏愛犯嘀咕:多好的一塊肉,讓他們一做,怎麽就變得沒滋沒味了呢?同胞之間經常好心相勸的是:“在這兒你還挑什麽?湊合吃吧。”

一次華僑聚會,一位上海來的廚師給他兒子買了一份旅館提供的午餐。看到兒子吃得津津有味,這位老華僑屈著鼻子對我說:“這個飯我是吃不來的。我兒子是在國外長大的,他能吃,我們在國內長大的就不行。”

另外一次聚會和幾個廣東人坐在一張餐桌上,從一開始我就發現他們吃飯心不在焉,說東扯西,半天也吃不進幾口。我們北方人好像要比南方人要好些,飯雖不好吃,還能吃下去。等我吃完後,對面的老廣東不好意思地說:“快吃啊,咽不下去也得吃啊!別人的盤子都空了!”說完便打起精神吃起來,可沒吃幾口,便又舉著刀叉發起呆來。

西方人到哪兒去,很少事先還準備點兒正宗的奶酪或香腸之類的東西,都是痛快地走到哪兒吃到哪兒。之所以想到那個地方去,其中就包括要吃那個地方的東西。而我們中國人到西方來嘗嘗鮮兒可以,長期吃受不了,受不了這份”洋罪“。在國外做導遊工作的人,經常收到華人遊客吃不完的榨菜或隨身攜帶的各類小吃就可窺見問題的一斑。一個十年前曾經到我們中國旅遊的老外,到現在提起中餐還讚不絕口;而我們在西方生活十幾年了,還連人家的飯都吃不慣呢!真可謂:入了鄉,卻隨不了俗。

有些有識之士看出華人在吃西餐上的無奈,一般的中餐館又都爲適應當地人的口味進行了改良,華人吃著不解饞、不過癮,便特意開了一種專門面向海外華人的中餐館,供應的是正宗的南北大菜,外帶不少各地小吃,生意十分紅火。很多華人都不怕路途遙遠,慕名而去。

當今中餐館、亞洲店在歐洲遍地開花,除了新老華人崇尚中華文化外,有沒有即賺了錢又兼顧了自己被中華美食嬌慣壞了的胃口之意呢?人以食爲天,一些華人開餐館或亞洲店能夠“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可以理解的。因爲源遠流長的燦爛的中國文化早已滲透了我們每個華人的心靈深處,當然也包括享有世界盛名的中華飲食文化。

2004-11-17
轉自《大紀元時報》歐華生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唐人海外華人(八十五集)小冊子
嚴家祺評中俄邊界協定
杭雪平:反壟斷法——能反掉權力壟斷嗎?
《南京大屠殺》作者自殺和恐嚇威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