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之无奈

德乐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1月17日讯】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使华人聪慧,应变能力强。祖辈相传的烹饪技术,使华人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操刀掌勺的机会,做出的菜就能赢得一片喝彩,可无意中也使我们自己在吃西餐的问题上变得娇嫩起来。只需吃上三、五天西餐,就胃口大减,人也变得无精打睬,象被霜打了一样。

最初知道华人受不了吃西餐是从一位同事那儿听说的。她第一次去欧洲出差,坐在飞机上,看见一位男同胞吃饭时,掏出一包五香花生米来就着吃,很看不惯,心想:牛气什么呀!不就多吃过几顿西餐吗,就变得这么挑剔起来了?可等她自己两个月后飞回中国时,飞机上的饭吃在嘴里,卡在脖子那儿,怎么也咽不下去了,真想有几粒平时看着不起眼的五香花生米来开开胃!

有类似经历的人都知道,华人怵头吃西餐不是个小事,也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能改得了的什么毛病。对我们来说,吃西餐多少有一种万般无奈地在承受一种什么莫明其妙的痛苦。我们心里爱犯嘀咕:多好的一块肉,让他们一做,怎么就变得没滋没味了呢?同胞之间经常好心相劝的是:“在这儿你还挑什么?凑合吃吧。”

一次华侨聚会,一位上海来的厨师给他儿子买了一份旅馆提供的午餐。看到儿子吃得津津有味,这位老华侨屈着鼻子对我说:“这个饭我是吃不来的。我儿子是在国外长大的,他能吃,我们在国内长大的就不行。”

另外一次聚会和几个广东人坐在一张餐桌上,从一开始我就发现他们吃饭心不在焉,说东扯西,半天也吃不进几口。我们北方人好像要比南方人要好些,饭虽不好吃,还能吃下去。等我吃完后,对面的老广东不好意思地说:“快吃啊,咽不下去也得吃啊!别人的盘子都空了!”说完便打起精神吃起来,可没吃几口,便又举着刀叉发起呆来。

西方人到哪儿去,很少事先还准备点儿正宗的奶酪或香肠之类的东西,都是痛快地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之所以想到那个地方去,其中就包括要吃那个地方的东西。而我们中国人到西方来尝尝鲜儿可以,长期吃受不了,受不了这份”洋罪“。在国外做导游工作的人,经常收到华人游客吃不完的榨菜或随身携带的各类小吃就可窥见问题的一斑。一个十年前曾经到我们中国旅游的老外,到现在提起中餐还赞不绝口;而我们在西方生活十几年了,还连人家的饭都吃不惯呢!真可谓:入了乡,却随不了俗。

有些有识之士看出华人在吃西餐上的无奈,一般的中餐馆又都为适应当地人的口味进行了改良,华人吃着不解馋、不过瘾,便特意开了一种专门面向海外华人的中餐馆,供应的是正宗的南北大菜,外带不少各地小吃,生意十分红火。很多华人都不怕路途遥远,慕名而去。

当今中餐馆、亚洲店在欧洲遍地开花,除了新老华人崇尚中华文化外,有没有即赚了钱又兼顾了自己被中华美食娇惯坏了的胃口之意呢?人以食为天,一些华人开餐馆或亚洲店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源远流长的灿烂的中国文化早已渗透了我们每个华人的心灵深处,当然也包括享有世界盛名的中华饮食文化。

2004-11-17
转自《大纪元时报》欧华生活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唐人海外华人(八十五集)小册子
严家祺评中俄边界协定
杭雪平:反垄断法——能反掉权力垄断吗?
《南京大屠杀》作者自杀和恐吓威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