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大選辯論阿扁表現「佳」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6日訊】BBC中文網駐台灣特約記者 楊孟瑜2月15日報導:針對首次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台灣多家媒體今天(2月15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民眾認為現任總統陳水扁的表現較佳,但此評價未必會影響民眾的投票意向,國民黨主席連戰的支持度依然小幅領先陳水扁。

台灣首場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有10多家電視台、電台同步轉播,據廣播電視市場研究單位調查,全台約有450萬人收看,整體收視率比以往同時段成長一倍,顯示台灣觀眾相當關心總統候選人的公開辯論。

台灣多家媒體當晚也實時做了民意調查,對於兩位辯論者的表現,幾乎都呈現“扁優於連”的局面。

【中國時報】星期日(15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收看了此次辯論會的民眾中,有56%認為陳水扁口才反應勝過連戰,36%的人較認同陳水扁的政見主張,32%的人屬意連戰的政見主張﹔就整體表現而言,約39%的人覺得陳水扁較佳,32%的人表示連戰較好。

【聯合報】公布的民意調查也顯示,認為陳水扁表現較佳者有44%,認為連戰表現較優者佔30%。

【東森電視台】的新聞民調同樣顯示,有44%的民眾認為陳水扁表現比較好,領先連戰的38%。

*連戰民意領先

不過,雖然普遍認為阿扁表現較佳,但此評價未必會影響民眾的投票意向,民調顯示,連戰的支持度依然小幅領先陳水扁。

【聯合報】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在電視辯論後的支持率,連戰仍以41%支持率領先陳水扁的35%。

辯論會前一天,連戰與陳水扁的支持率各為41%與37%。【聯合報】比較辯論前後,連戰支持度沒有變化,陳水扁則略減2個百分點,使得雙方差距由4個百分點增加到6個百分點。而未表態選民則由22%上升到24%。

【聯合報】指出,依照收看電視辯論選民自己的說法,只有4%的人表示這場辯論改變了他們的投票決定。換算為全體受訪者,大約只有1%選民改變了支持意向。

而在這些改變意向的選民中,66%由原先支持連戰或陳水扁轉為觀望,34%改變支持對象(其中17%由藍轉綠,17%由綠轉藍,正好平分秋色)。

【東森電視台】的民調也顯示,問受訪民眾“看完兩組候選人的辯論表現之後,會不會改變原先的支持對象?”只有8%的受訪者表示會,表示不會的則高達84%。

【東森電視台】的民調另外發現,在公投議題方面,對誰比較有利?31%的受訪者認為對陳水扁比較有利,26%的受訪者認為對連戰有利﹔至於在黑金議題方面,受訪者對兩組人馬的看法一致,都是25%。

*實問虛答

阿扁表現較佳但支持度依然是連戰領先,原因可能有兩部份:一是阿扁向來口才較好、攻擊力強,在辯論場合中勝過連戰,外界並不意外﹔二是辯論技巧再好,台灣民眾還是要看“實質”的內容,而這方面辯論雙方似乎都沒有令大眾滿意。

【聯合報】走訪幾位大學辯論社社長,這些年輕人就表示,“不會以候選人在辯論會中的表現好壞來決定投票行為”,並強調,候選人的個人魅力雖然多少有加分或減分的效果,但政策能否落實,並無法從辯論中探知。

此外,大選辯論會上擔任提問人的社會團體代表與學者,也對兩位候選人在論政方面的表現感到不滿。

社會團體代表認為藍綠雙方都是“實問虛答”,迴避敏感問題,只是相互抹黑與口水戰,讓辯論會成為”一對烏賊的躲避球賽局”。部分財政學者也對藍綠雙方在國家財政、經濟議題方面的表現感到失望,認為兩人不是“不熟悉”,就是“不負責”。

其它輿論反應方面,褒貶互見。有的認為陳水扁展現自信,揮洒自在,對綠軍有提振士氣之效,但某些表現上也有失風度,暴露出其令人詬病的尖酸氣,恐怕得不償失。有的認為連戰展現學者氣質,平穩大器,但時間掌握、臨場應變都有待加強。

輿論一致的評價是,肯定這場首度的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對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意義,也期待2月21日的第二場辯論,兩位候選人能端出更實在的料,展現他們對台灣前景的擘畫,與具體的政策落實。(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