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對症下藥

一鬥
font print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5日訊】華佗是東漢名醫。有一次官吏倪尋和李延都感到頭疼發熱,找華佗看病,華佗診斷病情後,給倪尋開了下瀉藥,給李延開了發汗藥。兩人感到奇怪,問華佗為什麼同樣的並用不同的藥,華佗說:“倪尋的病是由內傷引起的,李延是因為外部受涼而引起感冒。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他們回去後按藥方服藥,第二天病都好了。

孔子是春秋時代的思想家。學生子路問孔子:“聽到一個很好的主張,是不是應該馬上去做呢?”孔子說:“家裡有父親兄長在,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再說,哪能馬上去做呢?”學生冉有也這樣問,孔子說:“聽到了就去做。”學生公西華就問孔子:“您老人家為什麼給他兩個不同的答覆呢?”孔子就說:“冉有做事退縮,所以我要鼓勵鼓勵他;子路膽量有兩個人的大,做事果敢,所以我要抑制抑制他。”

“對症下藥”比喻針對事物的問題所在,採取有效的措施。

(出自《三國誌﹒魏志﹒華陀傳》和《論語﹒先進》)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打柴的武吉是一個孝子。一天他到西岐城來賣柴。在南門,正趕上文王車駕路過。由於市井道窄,將柴擔換肩時不知塌了一頭,翻轉扁擔時把守門的軍士王相耳門上打了一下,當即就打死了,被拿住來見文王。
  • 宋國有個農夫,一天,在地裡幹活時,看見一隻兔子飛奔過來,撞在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從此他每天到地裡也不幹活,只是守著那棵樹樁,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什麼也沒等到,反而被人們恥笑。
  • 一個擁有一萬筳兵車的國家,謀權作亂的一定是擁有一千筳兵車的家族,一個擁有千筳兵車的國家,謀害其君主的一定是擁有一百筳兵車的家族。一萬中佔有一千,一千中佔有一百,已經不少了。但是如果不顧仁義、只是看重好處,那他不奪取全部是不會滿足的。
  • 春秋時,鄭國的大夫子皮打算讓尹何來管理自己龐大的採邑。尹何是子皮的家臣,年紀輕,沒有管理經驗和能力,大家覺得他難以勝任。子皮說:“沒關係,沒經驗可以學嘛。學的時間長了,就會了。
  • 吳起說:“福氣是由於道德高尚,而不是由於江山的險固。從前三苗部落住的地方左邊有洞庭湖,右邊有彭蠡湖,不修德義,被大禹消滅了。夏朝的桀住的地方,左邊有河濟,右邊有泰華,南面有伊闕,北面有羊腸,不修仁政,被湯流放。
  • 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 漢語成語是中國語言文字的精華,它們大都出自古籍中的神話寓言、經典名言、重要歷史事件等,為文章和人們日常的談話增色不少。其中有關神的成語隨處可見,很常見的成語有「天衣無縫」「天女散花」;「神來之筆」「神至之筆」「神工意匠」「神工鬼斧」 「神工天巧」;「神通廣大」「神色不動」「神采飛揚」「神采煥發」「神采奕奕」「神乎其神」「神機妙算」「神奇莫測」「神氣活現」」神色自若」等等,但很少人能真正知道這些成語出自何處。
  • 項羽又帶著騎兵向東,到達東城,這時緊跟其左右的只有二十八人。而追趕上來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項羽自知難以逃脫,對他的騎兵說:“我帶兵起義至今已八年,親自打了七十多仗,從來沒有失敗過,因而能夠稱霸,據有天下。
  • 項羽小的時候,不好好讀書,後來改學劍,也不肯用功,他的叔父很生氣。項羽說:“讀書有什麼用,只能記名姓而已。學劍也只能抵擋一個人,我要學能抵擋萬人的本事。”
  • 樂羊作為魏國的將領攻打中山國。當時他的兒子就在中山國內,中山國國君把他的兒子煮成人肉羹送給他。樂羊就坐在軍帳內端著肉羹喝了起來,一杯全喝完了。樂羊攻佔中山國之後,魏文侯雖然獎賞了他的戰功,卻懷疑起他的心地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