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風風雨雨

一鬥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5日訊】張可久是元朝慶元人。一生仕途不得志。他善寫散曲,曲多歌詠山水,風格清新秀麗。例如他這樣描寫鑑湖(在浙江紹興,也叫鏡湖、賀家湖等)的風光(譯文):

每聽到畫鼓陣陣、紫蕭悠揚,我就會想起家鄉鑑湖的春天來:

四五月間,鏡湖上的龍舟比賽你爭我奪,遊人們則悠閑的喝著酒劃著船,好像整個越王城的人都穿著華麗的衣服出來了。在風風雨雨的清明節,柳絮滿天,到處是淚跡未幹的傷心人。在鶯鶯燕燕的端午節,看熱鬧的人身上佩戴的花墜都壓斷了腸英草(雁腸英,一種野菜)。站在越王山山頂的望海亭裡,哪裡還能看見越王山的鬱鬱蔥蔥啊!

“風風雨雨”比喻障礙重重,也比喻時代動盪,謠言紛傳。

(出自元﹒張可久《寨兒令憶鑑湖[越調]》)

附:寨兒令憶鑑湖[越調]

元曲 張可久

畫鼓鳴,紫簫聲,記年年賀家湖上景。競渡人爭,載酒船行,羅綺越王城。
風風雨雨清明,鶯鶯燕燕關情。柳擎和淚眼,花墜斷腸英。望海亭,何處越山青。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項羽又帶著騎兵向東,到達東城,這時緊跟其左右的只有二十八人。而追趕上來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項羽自知難以逃脫,對他的騎兵說:“我帶兵起義至今已八年,親自打了七十多仗,從來沒有失敗過,因而能夠稱霸,據有天下。
  • 項羽小的時候,不好好讀書,後來改學劍,也不肯用功,他的叔父很生氣。項羽說:“讀書有什麼用,只能記名姓而已。學劍也只能抵擋一個人,我要學能抵擋萬人的本事。”
  • 樂羊作為魏國的將領攻打中山國。當時他的兒子就在中山國內,中山國國君把他的兒子煮成人肉羹送給他。樂羊就坐在軍帳內端著肉羹喝了起來,一杯全喝完了。樂羊攻佔中山國之後,魏文侯雖然獎賞了他的戰功,卻懷疑起他的心地來。
  • 洪武元年,蘄州進貢竹簟(貴重的竹蓆,多作裝飾)。太祖皇帝說:“從前人進貢,只有衣服、食品和器皿,從來沒有娛樂玩物。現在蘄州自願進貢竹簟,雖然是用的東西,可是我如果接受了,恐怕天下風聞,都爭著來獻稀罕的東西,勞民傷財之風就開始了。”下令退回。
  • 上網查資料,常常有人抱怨字太小、看不清楚,傷害眼睛。為了造福視障者及視力退化的銀髮族和不想一直盯著電腦的懶人族,有業者在宜蘭縣政府全球資訊網上,開闢全國第一個語音瀏覽網站,民眾只要按一下滑鼠,網頁上的文字馬上轉成語音,逐字逐句念出來。(黃麗鳳報導)
  • 楊朱的鄰居走失了一隻羊。鄰居全家出動去找尋,又來找楊朱的學生幫忙。楊朱說:“只是丟了一隻羊,問什麼要那麼多人去找呢?”鄰居說:“因為岔道太多。”晚上大家空手回來了,楊朱問:“怎麼去了這麼多人還找不到呢?”鄰居說:“哎,岔道上還有岔道,我們不知道羊跑到哪條路上去了。
  • 五代時趙在禮曾任宋州(今河南商丘)節度使。他貪贓枉法,魚肉百姓。宋州百姓受盡欺壓,十分痛恨他。當他被罷免時,宋州人奔走相告,相互祝賀說:“眼中拔了顆釘子,真高興啊!”不料不久他又官復原職,因他懷恨在心,對轄區的所有人,每人徵收一千錢,稱為‘拔釘錢’。宋州百姓又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 那人說:“我讀過《詩經》,書上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今既然周天子君臨天下,那麼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又怎麼能說我是外國人呢?”周王聽了,便把他放了。
  • “帶經而鋤”形容生活貧苦依堅持學習。
  • 中國有個成語故事『五十步笑百步』,講的是:「在打仗中一個逃了五十步的士兵嘲笑一個逃了100步的士兵。」在美軍虐囚事件上中國新聞媒體最近連續報導,又請了甚麼專家評論,樂此不疲,使人未免感到有一種『一百步笑五十步』的感覺。虐囚是有罪的,美國的人權狀況也確有要改進的地方,但是由於民主社會不乏監督和輿論的自由,因此一個事件能夠迅速地曝光並採取法律行動調查和追究犯罪者。一個沒有新聞自由和沒有法治的中國,中國新聞媒體在嘲笑虐囚事件時有沒有想這是一個『一百步笑五十步』的做法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