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竹:從文明發展戰略看外來宗教的引進

劉曉竹

標籤:

【大紀元7月10日訊】引進外來宗教從來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從政治層面看,外來宗教常常導致很多矛盾。但從文明層面看,引進外來宗教是中華文明進一步發展的條件。換句話說,印度教、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不僅僅是對儒、道、佛的補充,而且也是維繫中華文明的生命力以及創造性活力的根本條件。國內的報章常常講“中華民族復興”,什麽是復興呢?我想起碼要有兩個東西,一是經濟起飛,一是文化事業興旺。中國經濟能不能起飛,現在還言之過早,起碼假冒僞劣産品到處泛濫,不能叫做經濟起飛。至於中國的文化事業,它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創造性與活力,與春秋戰國時期、盛唐時期的文化氣象相比較,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

我的意思是說,中華民族的復興必定是一個廣義的中華文明的復興,這不能從經濟數位以及民俗文化來說明,中華文明不是GDP加獅子舞。文明說到底是一種動態秩序,當文明在睡大覺時,也是秩序,不過那是死氣沈沈的秩序,萬馬齊喑的秩序,當然這也是文明衰落乃至解體的時候。中華文明似乎還在睡大覺。不錯,中國的改革開放正在逐漸打破這個靜態局面,但還不能說它使中華文明進入了創造性的階段。假冒僞劣不是創造,而假冒僞劣到處泛濫恰恰說明中華文明還沒有真正覺醒,沒有達到清醒的自我意識。正因爲不知道什麽是真的,就無所謂什麽是假的,而文化意識中的自我認同機制還是朦朦朧朧的。一句話,中華文明還在沈睡,只不過最近多做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夢,叫做假冒僞劣。

然而,中華文明怎樣才能真正覺醒呢?在我看來,這個東方睡獅的醒來要靠刺激,尤其是來自外來宗教的刺激。泛泛而言,我們說中華文明需要大力引進其他文明的成果,但在深層次上,這些文明的底蘊是宗教,而不是器物,也不是洋槍洋炮所能帶來的。中國被動挨打,引進器物以及舶來品,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並沒有喚醒中華文明的內在動力與創造性。原因之一是中華文明很少能觸及到外來文明的皮毛以外的部分,故沒有心靈深處的相互激蕩作用。

歷史上的一個例外是,中國曾經成功吸收佛教,從而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文明的內涵。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文明並沒有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失去了其固有的傳統。文明之間既有相互衝突的一面,又有相互補充的一面。未來世界的各大文明能否和平相處,將取決於它們是否能夠讓相互補充成爲主導的方面。此外,更爲重要的是,中華文明從來是通過兼收並蓄得以維持不墜的。一旦固步自封、自我封閉,中華文明就要衰落,成爲井底之蛙。

在孔子的時候,中華文明是有深厚的宗教基礎的,那是它宗教情感以及宗教意識的底蘊,然而,在漫長的歲月中,這種底蘊逐漸被稀釋,導致中華文明的精神資源的嚴重稀缺。這恰恰從反面證明,引進外來宗教是中華文明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我不是任何一個宗教的信徒,但主張引進外來宗教,因爲中華文明的秩序似乎需要某種宗教的支點,需要在宗教精神上與其他文明相互激蕩。否則秩序與活力的平衡點就始終找不到。比如,政府放開就亂相環生,就像現在的假冒僞劣問題,但政府一管就變得死氣沈沈。可以說,很少有國家像中國這樣缺少社會自我節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宗教。宗教精神是文明秩序的綜合治理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當然也是創造性活力的動力來源之一。沒有這個來源,那些深山古廟,一個也不會建起來,建起來也維持不下去。可以說,沒有這個源,中國這麽多文化古迹以及典章文物,很少會存在。

在政治上,外來宗教一直被看作是外力控制中國的工具,這個看法應該放棄,因爲,從中華文明復興的角度看,引進宗教不但是自我調整的必要條件,也將是到對外交流的重要渠道。歷史上,儒家並沒有簡單、粗暴地排斥外來宗教,這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遺産。這意味著中華文明不會導致發生在印度文明與伊斯蘭文明之間,或伊斯蘭文明與西方基督教文明之間的那種對抗衝突。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一脈相承、始終不墜,恰恰是因爲它能夠達到一種兼收並蓄的境界,而不是在取代與被取代的問題上浪費精力。以儒家爲主體的中華古典文明,接受了佛教文明的洗禮,更爲發揚光大,更加博大精深,現在則需要經受印度教、伊斯蘭教以及基督教的洗禮,才能達到新的發展境界。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曉竹:「六四」與改革開放
劉曉竹:中國社會中的兩種人
劉曉竹:兩岸關係的「劍拔弩張」與「暗潮洶湧」
劉曉竹:遏制教育腐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