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腸胃鏡檢查 病患遠離痛苦經驗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傳統胃鏡、大腸鏡痛苦難忍,不少病患做到一半就討饒放棄,如今新的麻醉技術可做到「清醒鎮靜」,將傳統鏡檢升級成「無痛」鏡檢,醫界盼藉此讓民眾敢於接受檢查,遠離胃癌、大腸直腸癌的威脅。

 「做傳統胃鏡、大腸鏡時,總會感到好像無法呼吸、痛到很想尖叫,可是沒辦法,還是得忍。」台灣台北榮總護理督導長蘇逸玲父親有大腸癌、胃癌病史,身為高危險群的她,幾年來硬著頭皮做了五次大腸鏡、胃鏡,每一次都是難以言喻的痛苦經驗。

 蘇逸玲說,很多人不是做到一半放棄,就是發誓絕不再做第二次,一些高危險群也因此錯過早期發現治療的時機。

 台北榮總神經麻醉科主任鄒美勇表示,傳統鏡檢大多在病患清醒時做,過程中疼痛與不適令人卻步,有時因為疼痛劇烈,甚至會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嚴重併發症;目前在英、美,醫師在經病患同意後,會給予鎮靜劑、止痛藥,在法國,八成的大腸鏡甚至是給予全身麻醉。

 鄒美勇指出,目前的無痛胃鏡、大腸鏡的麻醉方式屬於清醒鎮靜,透過靜脈給予短效鎮靜與麻醉止痛藥物,胃腸鏡檢查過程中減少病患焦慮、不安與疼痛,對於病患意識達到「輕度壓抑」,絕大多數也有能力維持本身呼吸與配合醫師檢查,卻能夠內心平靜,不會疼痛難忍,事後神志清醒,但就是不記得檢查時所發生的事情。

 蘇逸玲回憶起第一次做無痛鏡檢時說,自己幾乎不記得發生過什麼事,不過醫師卻告訴她當時十分清醒,不但仔細地盯著監視螢幕看,還不停發問,她只依稀記得檢驗中完全沒有任何痛苦。

 鄒美勇表示,除了不會疼痛以外,無痛大腸鏡檢查的範圍更廣,傳統方式只能做到肛門以上六十公分,大約有三成七民眾因為痛苦中途放棄,醫師也於心不忍,經常被迫速戰速決,而新的無痛大腸鏡,可做的深度是以前的兩倍,直達盲腸、即是大腸與小腸交界,此外還能來回檢查,更有助早期發現以往容易忽略的腸胃道病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不只抗氧化 解鎖巴西莓的功效和混搭吃法
【梁廚美食】豆角兩吃~港式家常菜 叉燒料理
換個容器 就可以萬無一失的享用千層蘸醬了
【廚娘香Q秀】五味透抽、酒釀乾燒蝦和咕嚕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