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杜正勝與教育部系列報導之四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教育部前部長曾志朗重申海洋國家教育很重要(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十七日電)教育部長杜正勝的本土意識形象濃厚,使他提出的許多教育主張容易引起反台獨人士反彈,仔細探究,很多卻是舊的教育政策,例如海洋國家教育,在政黨輪替後執政的第一位教育部長曾志朗三年前就已提出海洋國家教育的重要性。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志朗說,他的想法始終沒有改變,台灣是海島,人人都應瞭解水、瞭解海洋,教育應讓孩子們體認自己是海洋國家的國民,海洋地帶的美麗風景、水資源能源都應加以保護,要保護使其生生不息,海洋之子更要有冒險精神,要敢問求知。

曾志朗指出,多年來,台灣每年總有一些孩子溺斃,颱風、豪雨、水災,也往往奪去不少寶貴的生命,顯現海洋氣候變化多端,要體會海洋,就要讓孩子都學會游泳,才能使「台灣之子」與海洋連成一體,不容易被淹死,還要接受海洋的孕育而成長。

曾志朗說,相對於海洋的開闊,陸地反而顯得比較保守,海洋的多變永遠可有創新在其中,海洋孕育很多生命,與陸地的生命相比,也顯得更豐富,海洋生物的多樣性,海底礦物質的豐富,在陸地資源能源被人類攫取的差不多,幾乎快要用罄時,海洋資源更要加以保護,不可破壞,海洋才能永續發展。

每次到台東,曾志朗就不由自主升起對台灣原住民祖先的崇敬,他指著都蘭山說,台灣的子民應以祖先為傲,他們幾千年前就開始探索這世界,並透過海洋與其他海洋國家互通訊息,死後埋葬時還一定要面向太平洋,充分展現台灣與海洋融合的開闊心胸。

曾志朗說,從這個觀點出發,台灣的教育就要教孩子絕對不可閉鎖在這裡,要面向全世界,境界不可只有海,還有「宇宙的海」也要去探索。

也因此,曾志朗擔任教育部長時曾規劃「國際海上嘉年華活動」,時間選在道教有海上女神形象的媽祖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誕辰到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地點在環繞東南亞海域的各國大港口,分站辦理龍舟競賽,並把台灣的歷史、文明、本土文化介紹給大家,也希望吸引全世界的人來台灣觀光。

曾志朗說,國際海上嘉年華活動融合體育、文化、教育,須跨部會動員外交部、體育委員會、文建會、教育部,教育部還可著力的切入點是科學,外國可送人才來台灣留學,台灣至少可提供技藝技職教育協助許多國家開發,再學著台灣的祖先,讓水與海洋把與台灣鄰近的海洋國家連成整合的區域,形成以海洋為主的文化、經濟、科技圈,台灣當然要扮演重要的協調角色。

國際海上嘉年華活動還來不及推動,曾志朗就離開教育部,人生際遇多變難料是一回事,談到海洋國家,曾志朗還是認為大陸國家與海洋國家遲早會自動分開,因為各有各的資源,海洋資源腹地的廣泛,將是台灣的一大生機,這難免牽涉到國內敏感的「台獨」議題。

曾志朗認為,獨不獨,其實不重要,真正的台獨絕對不是現在的台獨,重要是台灣要自主,台獨人士想以一種方式限制別人的理念與生活,當然會引起反抗,如果以自然而然的方式,透過海洋教育讓大家體認要愛我們的海洋國家,就會想保護我們的國家,用自然方式引導演變,將可得到台灣最大的生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