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6個台灣學系所 碩士班佔大宗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台灣相關研究的學系所近幾年在台灣發展蓬勃快速,短期內增設數目高達二十六個學系所,不過多數集中在碩士班,設有博士班者僅成功大學一所,形成「頭小、肚大、腳短無力」的虛胖生態,學者建議增設相關系所應暫時放慢腳步,以免未來台灣文學系等相關學系師資供需結構嚴重失衡。

台灣師大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昨天舉行為期兩天的「大學台灣人文學門系所現況與展望研討會」,邀請教育部長杜正勝及台灣台灣研究學者,分別針對台灣人文、台灣語言、台灣文化等學門系所現況、課程規劃設計、未來發展特色等進行討論。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長徐照華指出,台灣解嚴前被視為禁忌的「台灣研究」,在政黨輪替後成為政府支持的重點增設系所,包括一九九七年真理大學的「台灣文學系」成立,到2002年成功大學創「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如今連台灣大學、台灣師大、中正大學、中興大學,甚至政治大學都成立了「台灣文學系所」,其中多數是碩士研究班、少數招大學部,僅一個博士班。

徐照華認為,現行台灣文學系所體制結構,根本就是「頭小、肚大、腳短無力」的虛胖結構,招生過度集中在碩士班,未來三年內會有許多碩士研究生投入寫論文的行列,且碩士生不斷成長,指導論文及教學研究,將形成教師沈重負擔。

台師大台文所長姚榮松也指出,台灣大學爭相投入增設台灣研究系所,各校為爭奪師資人才激烈,特別是如成大等校方重點支持發展的國立大學,更像磁鐵般吸走了不少私立大學的師資,對其他大學台灣文學系的發展都有不小的衝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