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金管處舉辦傳統聚落營造成果觀摩活動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一日電)金門國家公園有十二處傳統聚落,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天舉辦傳統聚落營造成果觀摩活動,邀請傳統聚落代表三百多人到水頭村作客,展開各項交流活動,希望共同打造美好家園。

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內傳統聚落內有:山后、瓊林、小徑、埕下、南山、北山、林厝、珠山、歐厝、水頭、謝厝與湖井頭等十二處,金管處為慶祝成立十周年慶,使讓各聚落彼此分享營造成果,上午在水頭村舉辦觀摩活動。

金城鎮水頭村位於金門島西,有七百多年歷史,地理接近中國廈門,從清末五口通商到民國三十年代之間,住民曾掀起移民南洋風潮,在外經商致富後,便透過僑匯,在家鄉興建了一座又一座的閩南大厝或洋樓(番仔樓),形成美麗的聚落,因此,地方俗諺說「有水頭富、沒水頭厝」,說明了水頭建築的多與美。

在金管處積極維護下,水頭村去年在交通部觀光局舉辦的台灣觀光年「美麗台灣」社區競賽中,榮獲第三名殊榮,獲頒新台幣三十萬元獎金及四百萬元建設補助款獎勵。

金管處處長許文龍與水頭村民,歡迎來自各聚落的代表們,包括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金門縣長李炷烽、金門縣選出立法委員吳成典等參加,一起分享水頭村的喜悅。

李炷烽肯定金管處對傳統聚落維護貢獻;翁明志更進一步指出,十年前金門國家公園成立,民眾是舉牌抗爭,現在則是和樂融融辦喜事,證實金管處的設立是對金門有益。

觀摩活動中,來自各聚落代表除觀摩水頭經營和建設成果,參觀民俗鑼鼓陣、舞獅、社區媽媽有氧舞蹈、參加趣味競賽,水頭村民並準備鄉土小吃供大家品嚐,現場氣氛熱絡。

金管處長許文龍表示,傳統聚落是金門重要特色及人文資產,也是觀光及解說教育重要資產,辦理觀摩活動,是希望透過互動模式,讓各聚落彼此觀摩學習與分享經驗,使大家都能以擁有傳統聚落為榮,並參與維護保存,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