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地方選舉日民眾談選舉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2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燕青2005年12月3日台北報導)台灣各地的“三合一”地方選舉已宣告結束。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獲得了壓倒性勝利,贏得了23個席位中的14席,民進黨只贏得了6席。

12月3號這一天,台灣民眾再次前往投票站投票,在四年之後重新選出縣市長和各級地方官員。觀察人士說,每一次選舉都讓人們對候選人所提出的各種觀點和想法進行思考,做出選擇,從這種意義上講,每次選舉都是台灣社會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那麼,台灣的民眾在觀察和參與選舉的過程中都有哪些想法和考慮?

*迫切需要族群和解*

今天上午,台北市的一位女出租汽車司機對記者說,台灣社會目前最迫切的一個問題就是族群之間的和解。雖然是地道的本省人,但是她相信,需要拋棄所謂「本省人」和「外省人」之分,因為大家都同樣是台灣人,都同樣要為台灣的前途而擔憂和努力。

這位名叫蕭逸芩的出租汽車司機和普通台北市民對記者說,台灣人都非常關心台灣的選舉。由於支持不同的政黨,家庭內部很多時候都出現夫妻、兄弟之間即使不反目至少好一陣都不說話的情況。不過,她的家裏至少現在沒有這種情況。

蕭逸芩說,她家屬於無黨派的中間選民。她堅持說,自己那一票不是固定投給哪一個黨派的,而是要看候選人的具體情況。在台北市立法委員的選舉中,她就把票投給了民進黨候選人,但是下一屆,也就是2008年的總統大選,她已經決定要把票投給馬英九,因為她欣賞現任台北市長兼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清廉作風。

*對民進黨失望*

蕭逸芩說,2000年民進黨上台以後,開始她還是蠻報有希望的,不過這幾年來,她對民進黨的執政感到失望,主要是因為經濟沒有好,而且民進黨內一些幹部的作法也完全違背了民進黨一向高度堅持的「反腐敗、反貪污」等原則。所以,她說,下一次總統大選要給國民黨一個機會。但是她也說,「假如國民黨做不好的話,四年以後,我們還可以把它也選下台。」

台灣民眾普遍認為,現行的民主制度不可能再倒退回去;多黨制已經是一個事實,民眾有選擇,有投票權,可以通過選票迫使政黨輪替。

*馬英九未踏出改革之步*

另一方面,對很多民進黨支持者來說,國民黨在台灣執政已經太久了,而且那些黑金、腐敗行為給人們留下的印象短時間內是揮之不去的,即便是馬英九也不能把台灣帶向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台中縣的一位蔡女士曾經對記者說:「我不認為他會帶給台灣甚麼好的制度,因為到目前為止,他還是一樣,國民黨還是有不當黨產,他還是沒有辦法改革;以前我們認為國民黨裡面至少還有一個清廉的人,那就是馬英九。但是到目前為止,他還是把持那些守舊的勢力,我覺得他並沒有踏出改革的那一步。」

*相信公平制度不崇拜個人*

當記者問她是不是相信陳水扁最能夠保障台灣的利益,蔡女士說,她相信的是一個公平的民主體制,而不是要崇拜某個人。她說:「我覺得不是說個人;要崇拜個人的話,那選國民黨好了,國民黨一向的思維就是這個樣子。我覺得民進黨給我們一個希望,因為它希望帶給台灣一個制度。我覺得台灣要有一個公平的制度,而不是說要有某一個偶像出來來帶領我們,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思維。應該要有一個公平的制度出來,這才是對的。」

蔡女士還說,儘管自己堅定不移支持民進黨,但是對民進黨的執政成績也並不是百分之百的滿意。她說,民進黨對台灣的遠景發展似乎有點原地踏步,但是比起國民黨來說還是好的。她說:「我覺得他們對台灣未來發展的方向有點原地踏步;但是國民黨是在退步。」

*選舉是社會進步里程碑*

長期追蹤台灣政治形勢的英文台北時報記者黃子瑜說,每一次選舉都是台灣社會進步的一個里程碑,因為選舉會迫使人們思索眾多的候選人所表達的各種各樣的觀點以及這些觀點對台灣社會來說價值何在。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