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系列:老鷹抓小雞

宇光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6日訊】 生活在天地間,自然現象比比皆是,其中就有很多有很深的淵源,從中反映出先民古樸的宇宙觀,其隱含的道理比我們的現代科學可是實用有益得多,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經典的「老鷹抓小雞」的故事。

走在空曠的原野裡,不時看到飛翔在天空中的老鷹,時時刻刻在尋覓著食物,它有時在空中盤旋,有時俯衝到地面。當看到它的目標時,就不顧一切,俯衝下來,捕捉到獵物。很多人可能知道老鷹抓小雞的故事。在我們孩提的時候,我想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有同感,玩的最有趣,最刺激的是老鷹抓小雞的遊戲。一群小孩選出老母雞,也選出老鷹,老母雞是用生命全部力量保護著她的小雞,老鷹為了裹腹,拼盡老命來抓小雞。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遊戲的出處,那就讓我慢慢道來吧。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個開明的員外,他知書達理,世代敬拜佛、道、神,濟貧,幫助左鄰右舍的鄉親,澇旱災年他家是開倉發糧,賑濟饑民,平時造橋舖路建涼亭,給當地的一帶老百姓帶來了正氣,鄉鄰和睦相處。別的地方強盜橫行,這個地方卻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開創了這一帶百姓高尚的道德風貌。提起這家員外,大家都非常崇敬他,並稱呼他是人間的活菩薩。員外作了很多的好事,也從沒有想到回報,所以家裡也很和睦,上蒼有眼,神佛的國度也在談論著人間的事,要獎賞一批在人間做好事的人,讓他們回到天國,員外也是受獎人之一。這時天上傳來了信息,通知員外,某日某時正午南天門為你而開,你可以攜帶全家。員外知此信息非常歡喜,但員外想自己並沒有做多少事,還讓天上的神佛為他操心,心裡很過意不去,當即跪拜謝恩,全家開始張羅起來,打掃庭園,沐浴更衣,祭拜祖先,同時也通知了家人、老傭人及園丁,告訴他們那一日也隨他同行,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這一日終於到來了,員外率眾人已升到了南天門外,等著正午的到來。只聽老傭人一聲尖叫,我的一窩剛剛孵出的小雞還沒有帶上來,且等我一下,讓我下去把它們帶上來。員外語重心長的勸她說:「天門即將要開,別下去了。」老傭人這時急的已經聽不進去任何勸告,直往下降,奔向員外家。等她抱著一窩小雞上天時,南天門已經關上,員外一家人已經無影無蹤了。老傭人痛苦萬分,呼叫員外,但時辰已過,關上了的天門再也沒有為她打開。她撕心裂肺的哭喊,她直怪小雞,後悔自己沒有聽從員外苦口婆心的勸告。她的痛恨、懊惱使她瞬間變成了老鷹,在天空中盤旋,淒涼的啼叫聲迴盪在整個天空與山谷。老鷹在生生世世悔恨和抱怨之中尋找著小雞,「老鷹抓小雞」也就成了一個經典的民間故事。

老傭人升天得道的機會就因為對小雞執著的一念而毀於一旦,怎麼能讓她不痛心後悔呢?

這個民間傳說,也給世人一個清醒和啟迪。任何一個人在無為中做的任何一件好事,上蒼都會知道,他把你的點點滴滴,都記錄在案。做好事就有好報,小到得世間健康平安,大到出世間得道升天,不一而論,都是福報。對修煉人來講,老鷹抓小雞的故事也給了大家一個警示,任何一個放不下的執著都將成為你走向圓滿路上的一個障礙。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辭辛勞的周遊列國。這一年,他正準備到楚國去,卻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被兩國的軍隊包圍了七天。在荒郊野外,糧食耗盡了。
  • 只見孫武威武的站在原地,他嚴肅的對宮女說:「戰場上,士兵紀律弄不清楚,號令不熟悉,這是將領的過錯。」接著他沉默了一下,繼續說:「但現在已經解說的得清清楚楚,卻不遵照號令行事,那就是軍官和士兵的過錯了。」
  • 蔣慧云的小書包
    這詩是王維的一次美好的夜遊經驗,我們一起來領略詩人的那個夜晚。然而,如果那晚我們跟著王維一起去夜遊的話,也能有一樣的經歷嗎?
  • 蔣慧云的小書包
    「砰砰砰!砰砰砰!」有人把曾家的大門敲的又急又猛。曾母一邊說:「來了,是誰呀?」一邊起身開門。可門都還沒開呢,門外的人就上氣不接下氣的說:「老太太,我是鄰居張三啊。我剛才,在外頭聽說了,您的兒子,曾參殺人啦!」
  • 闊少爺帶著馬鞭,得意洋洋的走了。他騎著馬,不時就揮揮馬鞭,還一邊對人炫耀:「我這根馬鞭哪,值五萬塊呢!」
  • 想唱出一首動人的歌曲,需要學習歌唱技巧嗎?當然!薛譚很幸運遇到一位高功夫的老師,但是要學好歌唱的本事,除了努力認真練習之外,還有什麼重點嗎?
  • 狙公愛養猴子,他跟猴子商量後,把早上吃三升,晚上吃四升橡實,改成早上吃四升,晚上吃三升橡實。可是,早上吃四升跟三升真的沒有不一樣嗎?
  • 楊布差點就真的打狗了,幸好他的哥哥阻止了他。楊布的哥哥是怎麼讓生氣的楊布能夠冷靜下來?他的方法真的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 在一片江雪裡的心情會是什麼樣?你心中的江雪圖又是什麼模樣?一起領略柳宗元詩裡的意與象。
  • 顏闔說:「馬再好,它的力氣也總有個限度。我看東野稷駕的那匹馬力氣已經耗盡,可是他還要讓馬拚命地跑。像這樣蠻幹,馬不累垮、馬車不翻車才怪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