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王敬之:相濟乎?相鬥乎?

王敬之

標籤:

【大紀元5月17日訊】中美兩國,最近分別在各自的國內事務的某個方面,出現了兩樁相當轟動的人和事。兩事是孤立的,互相毫無聯系,轟動的程度各異,民眾的反應也各異。轟動之後各皆財照發,富照致,地球照轉。只是有心人不能不對這種同運不同命的情況,引起深長之思。

中國讓一部份人先富之後,理所當然出現了地產大亨。現已赫赫有名的華遠新時代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在今年的“宏觀經濟引導力”論壇上發言說:“中國的房子應該先考慮富人的要求。房子不是給窮人蓋的。”這引起了輿論大譁,網絡論壇上對他的攻擊如潮水一般。嫌貧之論歷來易激眾怒,所以攻擊之文都是有道理的;但此公回應之言:“如果考慮窮人,我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就是錯誤的。因為投資者是讓我拿這個錢去賺錢,而不是去救濟窮人。”也是言之成理。看來這場爭論沒什麼結果,至少誰也駁不倒誰。

無巧不成書。無所謂先富後富的美國,近年亦出現一位房產業的新大亨。眾所周知,美國房市的黃金期已過,房子抓在手裡像個燙手山芋,賣家紛紛降價求售,愈早拋愈合算。但就是在這段日子裡,紐約有位三十八歲的亞裔李姓企業家別具隻眼,出手豪闊地大肆收購房產,往往是一天之內買下好幾間。他與一位“麻省理工”的經濟學家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計劃在今年內購買數以千計的房產。李先生認為,現在郊區許多天價豪宅已經沒有多大價值了,他看好的是,各大城市的勞工聚居區的那些舊屋。

在過去的十年內,美國全國房價平均上漲了百分之八十五,有些沿海地區,例如加利福尼亞州,前此五年間就翻倍還不止。李先生的企業就是瞄準了“供人居住”這塊大餅。美國許許多多房產確非自住,而是出租侔利,靠經營出租房產的公司原來就是有的,但近年來紛紛倒閉。李先生卻在人家一片歇業聲中,一枝獨秀起來,成為美國的新富之一。

李先生的合伙人曾是“麻省理工”的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專門集中了這方面的經濟數據,根據詳細的業主開支、空房率、欠賴租以及管理的時間費用,準確計算出:低收入族群區的房屋往往是被低估的,因此大有產值上升的潛力。同時,他們也清醒地計算出:美國大部份地區的房價已經上升得如此迅速,再把寶押在升值上是太危險了。所以,他們研究出一套科學管理的經營方式,作為取勝之道。他們在各地的房租標準,都是通過精心計算,按當地的房產價值、生活指數、工薪水準,訂得合理因此可靠。其結果是,住者大悅而公司大發。

同樣都是在房產上發了財,在美國和在中國的遭遇何以不一樣?此事非關什麼民主自由之類的大話,實實在在應該歸納為處世做人的基本道理。美國人都想發財,什麼人找到正確的門道就行,正正常常,因為整個社會就是正常的。中國則由於人性已受摧殘和破壞,至今未獲恢復,現在雖然不再提“階級鬥爭一抓就靈”,但不提並不等於死亡。在把鼓吹“鬥爭哲學”的罪魁禍首釘上歷史的恥辱柱之前,是無法恢復共生相濟同安互富的和諧社會的。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專欄】王敬之:改朝換代有規律
【專欄】王敬之:正邪之辨
【專欄】王敬之:錦濤危哉
【專欄】王敬之:退黨潮的前景瞻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