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僅僅是賺錢机器嗎?

傅國涌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2日訊】今年“兩會”期間,老百姓看不起病依然是人大代表和政協會員議論最多的熱點問題之一,這是個關注多年的老題目了,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有惡化的趨勢,從過去的看病難到看病貴,發展到現在人們已普遍感到看不起病。以前有個統計數据說,一半農民看不起病,除了少數富人外,現在絕大部分的城市居民一樣也看不起病了。《新華每日電訊》(4月19日)的最新消息說“住院費超過了居民年均純收入”。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透露,近8年來,我國門診就醫的費用增長了1.3倍,住院費用增長了1.5倍,平均每年門診費用增長13%,住院費用增長11%,都超過了居民收入增長的幅度。

目前城市平均住院費用是7600元,城市居民的年平均收入是6500元;農村平均住院費用2400元,相當于農村人口年均純收入。醫院到底是賺錢机器還是保障國民健康的公益机构?

對此本人也有一些切身體會,前些時候我的孩子發燒去一家儿童醫院,需要挂鹽水,收費時院方有意誘導要不要床位,另外收取床位費一次25 元。所謂“床位”并不是真的有什么床,而是密密麻麻的小格子,擁護不堪,空气、環境很糟,更無相應的服務質量,患者家長無不怨聲載道。又一次,妻子要去一家省級大醫院做個檢查,等到預約檢查那天,又要以“挂號費”名義另外收取100元所謂的專家檢查費。現在把醫院分成“贏利”与“非贏利”兩類,上述兩家醫院都是屬于“非贏利”的,那么“贏利”的就更是可想而知了,而且杭州的情況放在全國恐怕還不算最糟糕的。

除了醫療費、藥費居高不下、乃至節節攀升之外,醫院挖空心思、巧立名目、重复收費、高額收費,總之一切向錢看,以最大限度獲取利潤、甚至暴利為目的,老百姓對此無不怒目而視,卻又無可奈何。如何制約醫療費用增長過快,杜絕醫院的不合理收費,已經是刻不容緩、不能回避了。對這個問題,媒體上也時有報道,3 月16日《南風窗》雜志曾刊出《反思中國公共衛生體制》的專訪,提出了許多有价值的思路。我以為,醫院收費問題之所以積重難治,原因有很多,究其根本不過兩條,一是監督缺位,衛生行政管理部門与醫院的關系乃是上下級關系,不是監督与被監督的關系,兩者之間不僅有著千絲万縷的人事關系,而且有利益牽扯,其結果是醫院的收費標准實際上等于是自我制定的,既不需要經過听證,也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能夠加以監督;二是醫院的壟斷、半壟斷性質,特別是优質的公共醫療資源集中在某些大醫院,配置上的不平衡,造成了醫院皇帝女儿的心態,想提价就提价,高高在上,把患者當成搖錢樹,一副“堂堂醫院八字開,有病無錢莫進來”的樣子。在這樣的利益支配下,醫療費顯然無法往下走。

一方面我們在觀念層次上,要扭轉相當長一個時期以來公共醫療机构系統也按照企業模式進行改革,以追逐經濟利益為目的,最后變成純粹的賺錢机器,喪失了保障國民健康的功能,重新回到醫院的軌道上來。另一方面,我們要在制度層面确立一個能夠監督、約束醫院的有效机制,首先就是要改革現有的衛生體制,衛生行政管理部門与醫院脫鉤,不再有從屬關系,也完全沒有利益關系,從而轉變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變成醫院的監督机构,包括處理醫療糾紛、各种投訴、協調醫院与醫院之間矛盾、制定行業標准等等。其次是開放醫療市場,允許民營醫院、外國醫院与國有醫院在相同的起跑線上展開競爭,取消原有的限制性規定,徹底打破國有醫院一家獨大的壟斷、半壟斷局面。再次是加大國家財政對醫療設施的平衡投入,优勢的醫療資源盡可能的分散,而不是人為的集中。如果能夠對症下藥,制定有效的收費、服務監督机制,解決老百姓看不起病的問題,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的。@(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傅國涌:中國也要漢娜‧阿倫特
傅國涌:一首詩決定一生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