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軍方︰大直橋是敵方參考點之一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大直橋可能成為中國發射巡弋飛彈攻擊我國軍事中樞的重要參考指標,國防部發言人劉志堅昨天表示,巡弋飛彈攻擊時需要藉地貌導引,以及地形、地貌和建物做為比對,大直橋是其中一個參考面向,圓山飯店、一○一大樓,甚至美麗華摩天輪等也可能是參考點。

他說,國軍對大直要塞建物防護都有完整規劃,尤其未來國防中樞都在大直,因此會把防制導彈、巡弋飛彈攻擊及衛星偵照的諸多需要,列入建物設計考量,絕對會有完整配套措施。

國防部整合評估室主任林勤經,今年3月曾在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報告指出,解放軍可能以十二枚攻陸巡弋飛彈,經由淡海、淡水河、三重交流道,並經兩次地貌比對後攻擊總統府,這是軍方首次公開中國巡弋飛彈的具體威脅。

劉志堅昨天說,有關導彈、巡弋飛彈的攻擊和愈來愈精密的衛星偵照圖,這些因素將會是未來軍事建築物興建的參考條件,對於任何巡弋飛彈的攻擊,國軍都有完整因應方案。劉志堅強調,由於巡弋飛彈有低速、飛行高度不高等特色,因此國軍野戰防空的配備,可以應付巡弋飛彈的攻擊。

軍方官員也坦承,防護巡弋飛彈的前提在於,一定要能偵測並掌握飛彈的動態,才能引導防空火力接戰,如果根本看不到飛彈,就算所有防空單位都備便,也是無計可施。

對於軍方內部認為台北市政府興建大直橋應該事先打招呼的說法,劉志堅說,要塞區外建物興建,沒有任何法規規定須國防部核准,要塞區內才需要國防部核准,國防部也沒有和台北市政府有業務往來的必要。

劉志堅說,目前衛星偵照技術愈來愈精密,橋的大小已不是重要因素,地貌才是參考數值,大直橋只是一項參考面向。不過,劉志堅指出,戰時不只巡弋飛彈,導彈及船艦攻擊也是可能的方式之一,其次就是有沒有動武的條件,目前還看不出跡象。

北市府願配合軍方改善

〔記者陳璟民╱台北報導〕針對大直橋成為中國巡弋飛彈攻擊我國防中樞衡山指揮所的定位點,台北市長馬英九昨日表示,國防部如有意見,可與市府研商處理方案,工務局長陳威仁則不排除配合軍方意見,再改建橋樑的可能性。

馬英九昨在市政會議後說,他不是巡弋飛彈的專家,但國防部對大直橋有意見的話,可以跟市府聯絡,雙方一起研究要怎樣處理,才能減少國家安全的顧慮。

陳威仁指出,大直橋通車三年多,從未聽過軍方有這樣的意見,該局會很快與國防部聯繫,聽聽他們「專業」的意見再做因應。

媒體提問,大直橋是否會再改建?陳威仁回應,國防部如果真的這麼要求,沒有其他方式可以改變,再改建當然也是一種可能的辦法,但日前有報紙報導,花一萬二千元可以在網路上看到空照圖,不曉得大直橋是否有當作定位點的附屬功能。

工務局養護工程處長羅俊昇說,如果釣竿型的大直橋對國防安全有負面影響,將與軍方討論,採取偽裝欺敵等必要的改善作為。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