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寶寶教育的建議(10〉:當孩子做錯了事 (下)

新西蘭/ 葉子
【字號】    
   標籤: tags:

對於 1 歲以下的孩子,並不需要太多的教導和約束。這段期間家長應主要對孩子多加關愛,滿足嬰兒的生理及心理需要,讓嬰兒總能感受到親人的愛意,日後便能成長為一 位心理健康,性格積極,安泰自信的人。2歲左右的孩子,還處於“不懂事”的階段,對其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別的玩具或遊戲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再大一些的孩子,就可以選用一些不同的教育方法了。

葉子覺得,我們身為父母,師長也不需要老是板個面孔,總是嚴肅的說服教育。有時也不妨採用一些幽默,輕鬆的辦法來創造一個愉快的教育氛圍,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也會更加快樂自信,對生活充滿信心。

1. “忽略不計法”,讓小矛盾化解於無形之中。有時孩子的一些行為你不太喜歡,但老實說又不是什麼大問題,不值得大動干戈。如寶寶那種“撒嬌式的哭鬧”,“磨人”等等,這時 家長不妨裝看不見或聽不見,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也不表示什麼。孩子可能試探幾次見你沒什麼反應,也就自己玩去了。

2.“幽默法”,幽 默是生活的潤滑劑。家長的一個笑話,一個誇大的表情都會讓孩子覺得輕鬆愉快。對孩子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弄髒了衣服,和小朋友有了小矛盾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這時家長的一句幽默的話語可能就緩解了事情的“嚴重性”。如孩子玩了一個大花臉回來,衣服也“慘不忍睹”。媽媽可以說:“喲,快看,我們家的大花貓回來了!”,母子之間哈哈一笑結束。

3.“出去玩一會”,小孩子的體力精力充沛,喜歡嘗試不同的活動,但注意力又比較短。如果總在室內或進 行重複性的活動遊戲,孩子就會覺得單調無聊,於是便會“無事生非”起來。這個時候父母最好能帶孩子到外面去跑一跑,玩一玩,一起享受一下陽光和新鮮的空氣,使孩子旺盛的精力有一個分散的渠道。

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唯一的,每個家庭、父母都有所不同,教育的方法也是千變萬化。只要您細心的研究和探索,相信您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和寶寶的教育方法。@*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幼稚園裏有一項活動孩子們都很喜歡,那就是Play dough(玩麵團)。 Play dough 製作方法簡單,成本很低,保存時間又較長(大約三周左右)。並且對提高兒童手指的靈活性,眼手動作的協調性及注意力都有很大的益處,您不妨在家也來試一試。
  • 小孩子嘛難免有時會淘氣做錯事情,那麼做為家長該如何看待並解決這些問題呢?其實我們大人真的應該經常反思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得當,尤其我們面對的這部分孩子都是在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下長大,他們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信息量大,對父母們當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一次和園裏的一位媽媽聊天,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這位媽媽說:“這孩子怕我,家裏就得有一個叫她怕的。”當然,天下沒有誰是完美的父母,葉子在這裏也只是和大家一起探討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在我看來,在教育孩子上,父母與孩子如果是互相尊重的關係能使教育效果更有效的多。
  • 回首數載的教學生涯裡,曾迷失在孩子成績與教學付出的計量天秤裡,失衡的可不僅是度量意義上的砝碼,而是師生間雙向溝通的和諧……
  • 屏東縣竹田國中在高雄中北扶輪社贊助下,開展讀報教育。不僅提升偏鄉學子閱讀能力、開拓國際視野,去年國中會考,竹田國中更是創下佳績,全校畢業生62%考取屏東中學及屏東女中,錄取率全縣第一。3月21日,竹田國中舉辦成果分享及讀報教育比賽頒獎。
  • 仰望中華五千年文明,我感到謙卑和渺小。同時,能夠和青年學生一起探索和欣賞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之美,我深感榮幸。
  • 平時成績很好,一到大考就緊張?曾國藩七次科舉的故事改變了學生......
  • 心靈的創傷會導致孩子封閉自己、停滯不前。引導她解開心結,就會有所進步。
  • 對資訊一竅不通的我,想盡千方百計學習如何錄影片,並上傳到YouTube平臺......
  • 教導孩子閱讀中國傳統經典,可使他們增強記憶力、提高智能、增進學習能力和自信。長期堅持下來,還能學習到做人處事的道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