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測國文科 考生文字能力不熟練但論述犀利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六日電)要上大學的高三生國文程度如何?從九十五學年學測國文科三題非選擇題答題可見一斑,類似傳統命題作文的「情境寫作」顯示考生對文字掌握不熟練,「語文修正」顯示考生看得懂網路火星文,卻不知語法錯誤,考生對「議論評述」觀察正確犀利,得分關鍵則在語文掌握與表達是否深入。

承辦學科能力測驗的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今天開始閱卷,並先舉行非選擇題閱卷說明會,國文試題由於出現火星文等網路流行用語引起爭議。

國文閱卷召集人逢甲大學教授謝海平說明評分原則指出,語文修正題要求將九處不通順的字句「改順」而不是「改錯」,改錯只有一個答案,改順是文字順暢即可,答案不只一個,因此從寬認定答案。

謝海平指出,從寬認定不是漫無標準,例如衛生股長漲紅著臉幾乎快::>_<:: 了,考生寫哭了、氣哭了、羞愧的說不出話來、哭出來,放回「哭臉」符號原處,文意都對,但寫丟臉、火山爆發,放回原處就不通。

再如「理一顆一百塊的頭」,考生改成「花一百元理髮」或「花一百元剃頭」都對,但改成「理一次不值錢的頭」、「剪一個花費一百元的髮型」,放回原來文句就有違原意;再如星座達人改成星座專家或星座高手均可,改成「意味對某方面很有研究的人」就不順。

謝海平說,考生對網路火星文大多認識,但對語法錯誤則瞭解不多,例如有一錯處是「被挨罵受罰」,能看得出語法不通的考生不到三成。

至於議論評述答題中,題幹要求考生對文中教師、家長、吳姓學生有關讀書的觀念與態度,各以一段文字論述,謝海平表示,得中等、中上分數的考生不少,評論都很中肯、犀利。

舉例來說,有考生批評文中教師「毀人不倦」,應該重修教育學分;有考生批評家長是假開明,將使吳生成為生活白痴的兩腳書櫥;考生對吳生的批評是自私自利、孤僻似現代王安石,在強調團隊合作的現代應學習溝通,否則空有才華、無處發揮。

相較之下,這次情境作文題以雨季的故事為題,設想情境,抄錄引文,寫出完整的文章,抽樣試閱卷顯示很多考生不會寫出頭尾完整的文章,受故事要求影響,出現幾種模式,如與親人朋友的經歷、擬人化寫各類動植物在雨季中的生活,得分大多在中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