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經歷家暴日後較有暴力傾向﹖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Erin編譯報導)根據新研究發現,在孩童時期曾目睹暴力行為的人長大後並不會比那些從未見過暴力虐待的孩童更容易成為暴力的犧牲者。

早期的研究認為,那些在人際關係上有暴力傾向的人比較可能是由於在孩童時期曾目睹家庭暴力。

為了進一步查證兩者間的直接關聯,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急診醫學教授Amy A. Ernst和她的研究團隊對280位男女進行問卷調查。受訪男生佔人數的一半,46%為西班牙裔;36%為白人。電腦問卷採匿名方式,受訪者必須回答是否在孩童時代目睹過暴力行為;而其子女目前是否也遭受同樣的暴力。

總括來說,23.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是持續人際暴力的受害者,其中32%年幼時曾目睹暴力事件;而21%則無經歷暴力事件。問卷結果並沒有明顯數據顯示童年期間經歷暴力事件的人日後會比沒有經歷暴力事件的人更容易成為施暴者或暴力受害人。

Ernst推斷,也許孩童目睹暴力後,男孩會避免日後自己成為施暴者,而女孩則會避免類似的暴力發生在自己身上。

不同於早期的研究,這些人比起孩童期未目睹暴力的人並不會較有酗酒、嗑藥或與虐待者結婚的情形發生。

(資料來源﹕路透社)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人讓槍枝氾濫下去,結果是無辜的人受害。我們如果不能剷除黑道的勢力,我們如果不能大量減少暴力色情電影的流行,我們如果不能執行公權力,以阻止人們用不正當方法取得財富,我們就會看到接二連三的兇殺案件,我們應該知道,下一個受害人就可能是我們的家人。
  • 【大紀元3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三十日電)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不論是教師體罰學生、孩子被其他同學欺負,或是教師遭到暴力相向,四月一日起都可透過教育部的反校園暴力專線「零八零零二零零八八五」投訴,這支投訴專線未來將二十四小時運作,由專人處理申訴事件。
  • 馬德里的法官們近日決定給家庭暴力實施者和其它暴力行為實施者佩帶一種特殊的「反暴力」袖章,警示他們控制自己的過激行為,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率。
  • 【大紀元3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佳多倫多報導)3月30日在多倫多市政廳,全加華人協進會(平權會)多倫多分會,華人家庭專業輔導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南河谷社區健康中心共同召開新聞發佈會,推行「婦女大使」培訓計劃,從輔導、法律、和倡導的不同方面探討家庭暴力問題,並介紹了剛出台的相關雙語諮詢信息網。
  • 清明節前夕,在中國新疆,某大型監獄發生在押犯人集體暴力越獄事件,所有犯人均已逃脫,監獄內除了兩名炊事和後勤的警察外,其餘均已全部喪命。
  • 【大紀元5月30日報導】(中央社狄力二十九日法新電)東帝汶再度爆發新的暴力和搶劫事件,就在距離總統府不到一百公尺的地方,許多房子和建築物都被放火燒毀。
  • 東帝汶總統夏納納.古斯芒掌握了軍隊的控制權,試圖恢復東帝汶的秩序。東帝汶的暴亂已經一個星期。古斯芒星期二說,他與總理阿爾卡蒂裡一起作出這項決定。雖然由澳大利亞領導的國際維和部隊目前在東帝汶協助平息暴亂,但是首都帝力的暴力衝突和搶劫行為還在繼續。 (n2006-05-30-voa43.cfm)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