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WTO建言台灣執行改革以維持長期經濟成長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6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四日專電)世界貿易組織WTO指出,台灣長期經濟成長的關鍵在於執行結構性及其它經濟改革,以提升競爭力,其中包括加強貿易自由化,特別是農業貿易。

台灣雖為全球第十六大貿易國,但國際貿易及投資競爭力逐漸退步,如洛桑管理學院(IMD)的世界競爭力排名,在六十一個國家或地區中,台灣的國際貿易排名第三十二,國際投資第四十九。

WTO秘書處最近完成的第一次對台灣貿易政策檢討報告,也多少反映了這個現象。報告指出,執行結構性及其它經濟改革,以提升競爭力是台灣長期成長前景的要素。這些改革包括持續稅務與金融改革、加強公司治理與貿易自由化,特別是農業貿易。

除了對外貿易外,台灣的對外投資關係問題更為嚴重,WTO指出,外資進入台灣遠低於台灣對外投資,如在二零零四年,台灣核准的對外直接投資為一百零三億美元,來自海外的直接投資為三十九億;如以收支平衡帳為基準,台灣的對外投資為七十億美元,進入台灣的外資只有十九億美元。

兩岸投資關係極不平衡,台灣去年在中國的直接投資為六十億美元,佔對外投資的百分六十六,而中國到台灣的投資只有三萬美元。

WTO強調,由於兩岸商品流通對台灣經濟的重要性增高,兩岸往來須要進一步自由化,這個自由化將有利於對改善台灣經濟效能及對外資進入的吸引力。

WTO貿告也暴露出農業部門在台灣整體經濟中的弱勢表現,農業在台灣GDP的比例一直在下降,二零零四年為百分之一點七,直到去年略升為一點八。

農業人口佔台灣就業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九,換而言之,農業勞動生產力是其它部門的四分之一,農業部門也得到較多的保護及「境內支持」。

如就關稅而言,台灣工業產品平均關稅百分之五,而農產品高達百分之二十二點三。稻米是台灣保護最高的農產品,如將配額外進口關稅換算為從價稅,高達百分之一千零六十九,這也是台灣最高的實際關稅。

報告顯示,台灣對於農業採行了各種支持計畫,如保證價格、貸款補貼、老農年金等,二零零二年,台灣的境內總支持為新台幣七十億元,其中五十五億元用於保證價格,二零零四年為二十九億元。

總體而言,WTO表示,如民間與官方投資計畫持續進行,股市價格恢復,以及能量運用提升趨勢不變,台灣應在穩定成長之中。台灣官方預測今年的GDP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點二五。

但WTO強調,這個成長可能會受到國際油價上漲、美國利率上揚、台灣生產基地進一步外移、以及人口老化等因素的負面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