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門金城坑道開放前出狀況 縣府會勘補救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十九日電)金門戰地政務時期城鎮自衛戰鬥代表作、名列歷史建築的金城地下坑道,經斥資整修後預定十月間開放,不料發生積水、漏電,且坑壁有剝落情形,金門縣政府今天會勘,決定三天內釐清責任,全力補救,確保開放後的安全。

金城地下坑道是位於金門縣政府所在地的金城鎮市區,建造於民國六零年代實施戰地政務時期,為因應民防自衛需要而構築的地下防禦坑道,主體高二公尺、寬一點二公尺,總長度約兩千一百二十二公尺,連接金門縣政府、金城車站、中國國民黨金門縣黨部、國立金門高中等地。

金城坑道為城鎮自衛戰鬥的工事,被評選登錄為歷史建築,金門縣警察局於九十四年斥資新台幣近千萬元,進行坑道結構體補強及照明設備整建工程,並於今年初移撥金門縣交通旅遊局開發為觀光資源,預定今年十月開放。

金門縣交通旅遊局接管後,發現坑道內有機電照明設備跳電、抽排水設備無法發揮功效、嚴重積水及壁體剝落情形,縣警局認為還在保固期間,要求廠商負責,但廠商則認為是天災,雙方各執一詞,造成交旅局第二期施工責任歸屬的問題。

金門縣政府主任秘書翁廷為下午主持金城坑道會勘,他以自己過去曾長期住在縣府地下室的經驗指出,潮溼及積水是最根本的問題,包商必須斧底抽薪、澈底解決。

會勘會議中,翁廷為裁示由設計監造單位進行最後評估,三天內提出報告,釐清究竟是保固期內或屬於天災造成問題,並且務必在注重安全的最高指導原則下維修,確保開放的安全。

金門縣交通旅遊局表示,金城地下坑道具有特殊的旅遊體驗價值,縣府已爭取獲得交通部觀光局經費補助一千萬元,優先進行規劃整建,構想包括設有主體坑道體驗區、坑道藝術展示區、休閒餐飲中心等,將卸下征衣的軍事工事,打造為觀光新賣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