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印度經濟成長的面紗(下)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羅莎綜合編譯報導)2006年7月18日外交雜誌登載了一篇由達斯(Gurcharan Das)撰寫關於印度模式的專題。8月15日已先針對該專題中有關印度推動經濟改革,造就快速成長部分進行報導,本文將續就民間活力及政府效能部分進行重點翻譯整理。

政府效能不彰 有待提升

印度政府為保護工會勞工,訂有相當嚴苛的勞工法律,使得企業無法輕易解雇一名勞工,讓企業界感到相當頭疼。事實上,加入工會的勞工只佔所有勞工的10%,所以該法令只起了保護少數人的目的,卻犧牲其他大多數人的權益。

在社會主義的聖名下,印度官僚創造了數以千計不合宜的管制,而讓企業受到嚴重的限制長達40年。印度不是沒有優秀的公務員,而是他們沒有人真正的懂商業。今日,印度人相信他們的官僚體制已經成為發展的主要障礙。

然而,印度官僚仍是大家嚮往的金飯碗工作,吸引了國內許多通過困難考試的頂尖學生,但是他們除了擁有高智商外,大多數的官僚並無法擔任好經理人的角色,原因是沒有提供足夠的誘因,以及在執行方面的訓練嚴重不足。大多數印度的政治人物及公務員,不去規劃案件、監督或追蹤,績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執行力的不足。雖然總理辛格(M. Singh)已建構一套對高層官僚的評估機制,但尚未能完全發揮其功效。

政府最具殺傷力的施政挫敗在於未能辦好公立教育。依據哈佛大學克雷莫(Michael Kremer)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印度公立小學有四分之一的老師缺席,出席的二位教師中有一位是在任何時間都沒有在教書。即使是有國際知名度的印度科技學院,在孟買四年級的小孩中不到二分之一會做一年級的數學。因此,即使是窮苦人家也會選擇將小孩由公立轉到私立學校就讀,雖然私立學校教師的平均薪資不高,但學生的平均表現好多了。由Pratham(印度非政府組織) 所做的國家報告顯示,即使在小村落,也有高達16%的小孩就讀私立小學,這些小孩在語文及數學考試的分數都比在公立學校的同儕高10%。

NIIT Technologies是一家私人企業,設有4,000個學習中心,已訓練出400萬名學生,在協助1990年代的印度資訊科技改革上助益相當大,但它迄今仍未被政府所認可。印度人已經發現該如何自己自力救濟來解決問題,而不必苦苦等待政府。

相同悲慘的故事也重複發生在醫療及用水的服務上。在印度醫療照護的私人花費所佔比率是美國的二倍。而在用水方面,私人鑿井已成為印度開發新增灌溉用水的主要來源。在公立的醫療中心,在任何時間都有40%的醫師及三分之一的護士缺席。依據世界銀行達斯(Jishnu Das)及海莫(Jeffrey Hammer)的研究顯示,在這種醫療中心的每一位醫師有50%的機率會作出有害的醫療建議。

在最近一項有關印度公共服務調查中,作者保儸(Samuel Paul)作了一個結語,即政府的管理品質非常低劣。事實上,可以採取許多方法來改進政府的管理,如將重點放在結果,而不是內部的程序,讓服務提供者承擔更多的責任。如同政治家斯科特(James Scott)所說,政府應該採取「官僚高度現代主義」以及確認政府的工作是在管理,而不是在經營每一件事。政府可以對重要的服務(如醫療照護、教育)給予融資協助,但前提必須是服務提供者是值得人民信賴的。

改革派面臨多項挑戰

印度政府目前是由改革團隊總理辛格所領導,他就是1991年推動經改自由化的主要擘劃者,當時他擔任財政部長的職務。二年前的國會大選,雖然意外是由在野的國大黨獲勝,但國大黨仍須爭取其他聯盟支持才能在國會中取得絕對多數,所以可以預期的是,國大黨若與左翼政黨無法良性合作,政局將受左翼政黨阻撓,進而影響政策推行。

由於左翼政黨對改革是抱持著堅定的反對立場而且支持維持現狀,支持只對10%勞工有利而犧牲90%勞工利益的勞工法律,而且為保護政策(對生產者有利對消費者不利)背書;導致政府所提的多項重要經改法案無法順利在國會取得支持,對此,辛格以及他的改革團隊成員感到相當挫折。

辛格深知印度經濟的成功成果並未能做到平均分配,如城市發展比村落好,而有些省也做得比其他省好;經濟所創造出的就業並未與成長率相當,只有少部分印度人在現代化有工會組織的部門工作,據報導目前失業為3600萬人。辛格知道這一切的困境主要都是因為過度嚴苛的勞工法律所造成,如果左翼政黨能支持他,他將致力於推動這方面的改革。

辛格目前所面臨的挑戰是必須得到大多數印度人民對改革的支持。改革速度緩慢的原因之一是,印度領導人從來沒有向選民解釋改革的重要性及意涵。而目前辛格及其政府要員-財政部長奇丹巴潤(Palaniappan Chidambaram)以及規劃委員會主委阿路瓦理阿(Montek Singh Ahluwalia)已經開始上電視媒體展開基本經濟的宣導課程。如果改革者可以透過相關管道加強宣導改革的重要正確觀念,讓媒體及國會、官僚、司法機關成員成為他們的一股支持力量,那麼就能有效制衡來自左翼政黨的反改革力量。

人力充沛 巨大活力

庫瑪(Shashi Kumar)現在29歲,來自於印度最落後的比哈爾(Bihar)省一個小村落,在母親的教授下,順利進入大學,且在完成學業後,到新德里求發展,現在他已是位於Gurgaon客服中心(服務美國境內的顧客)年輕的主管,生活過得相當不錯,實現了他的人生夢想。在1991年之前,這些夢想的實現只有在政府工作的人才能享有,而如果你受教育,但未能在政府部門工作,則你將面臨「受教育的失業」夢魘。但現在不一樣了,就如庫瑪所說的,任何受教育、具電腦技能及英文能力的人就可以實現他的夢想。

當政府公立小學及醫療中心沒有老師及醫生時,印度人會想辦法在貧民窟開設便宜的私立學校及診所。印度人民有自信且有韌性,他們可以自己謀生存且在沒有政府的奧援下,靠自己的努力辛勤耕耘且開花結果,相當的不容易,這是印度的偉大之處。

但長期而言,政府不能只是一味的退縮,市場要能有效運作,仍然需要法規、制度網絡及解決爭端仲裁者等相關建制,而這些機制都需要時間發展。印度政府最偉大的成就在於非經濟層面,印度是全世界最多元化的國家且已維持了57年的長期和平,目前已開始著手規劃現代化的制度性架構,舉行自由及公平的選舉而從未有干預,在350萬個村落的立法委員中,有120萬是女性。實在很難將這些傲人的成就與執行力差及日常管理紀錄不良的政府聯想在一起。

印度在1991年後所推動的多項重要改革措施是成功的,因為政府設立了法制化的制度,即使改革是緩慢、不完美且不完整的,但是方向是一致且有連貫性,目前正邁向第15年頭,對政府而言,這必須要有很大的勇氣,且放棄權力,而對民主堅決的堅持是印度政府最引以為傲的成就,因為民主而有了印度今日的經濟成就。印度有半數人口在25歲以下,依目前的成長趨勢,印度應該有能力將成長的人口轉成勞動力,而且不需要擔憂人口老化的問題。印度應該把握這個成長的黃金期,持續改革之路而且開始著手對民間經濟做適度的管理,否則機會稍縱即逝。

(全文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搶搭印度熱 「台印論壇」27、28台北舉行
專家預測2020年中國有近4千萬光棍
印度共產黨被指阻礙經濟改革
印度孟買大雨  交通與金融受影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